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国初年,临时参议院制定的(国会组织法)对选举国会议员的规定与清末咨议局的选举已有不同:“居住选区二年以上”比清末的十年要求大大缩减:500元的不动产资格比之清末的5000元亦削减9/10:选民年龄为20岁而清末的为25岁,临时参议院还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可知民国初年
A.民主政治有鲜明中国特色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政治参与主体的范围扩大D.宪政机制对权力的控制
2021-09-14更新 | 69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讲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533年,汇编而成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在序言中阐明罗马法律的定义:“善良”即道德,“公平”即正义,合而为法律本质的自然法观念。这反映出罗马法
A.建立在前人立法基础之上B.始终恪守公平的道德理念
C.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分D.实现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
4 . 有学者指出,在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看来,国际法是处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这些准则不过是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而契约的遵守则来自自然法的效力。这意味着(     
A.国际法诞生的基础是自然法B.国际法准则其实是一种契约
C.各国必须遵守普遍适用的法律D.国际法能减少国与国间的冲突
5 . 南京国民政府在1943年和1946年几次重新修订了“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特别是1946年对个人所得税的修订中,进一步扩大了征税范围,新增了综合所得税,并调整了税率与级距,提高了免征额等。这表明
A.政府税收更注重实效性B.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特点
C.个人征税内容更加广泛D.调节征税标准增加了收入
2021-08-19更新 | 60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习讲义)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王太康“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王太甲被伊尹“放之于铜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表明夏商周时期
A.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政治斗争非常激烈D.仍有浓厚的原始民主制度残余
2021-07-29更新 | 52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