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的中古时期也被称为中世纪,在西方文明史上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板着面孔的、非常严肃的、阴森森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①11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以法律(罗马民法和教会法)和医学研究见长;稍后创立的巴黎大学创设了课程体系,规定了学期长度,确立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其文艺学和神学研究享有盛誉。②1215年,贵族逼迫英王签订《大宪章》,规定伦敦及其他各城市享有自治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等原则。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③法王腓力四世借助三级会议团结大封建主、市民阶级等力量,于1303年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后推举克雷蒙五世担任新教皇,并将教皇的府邸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农。④最早的航海手册于1270年由比萨人发明,在13世纪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指南针、转盘仪以及航位推测法也被应用到船上。新的船舶设计大大提高了商船的承载能力,使帆船的商业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⑤13世纪,许多意大利公司开始在目标市场设立固定的代理人。到1300年,意大利商业公司和银行在巴黎、布鲁日和伦敦都建立了分公司。

结合资料夹中的内容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2 . 1952 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     
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3 . 1896 年,德国在柏林殖民展览会中展出了一座雕塑(见图)。该雕塑中的人坐在岩石上,肩上扛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面标注着从德国延伸出的22条海外贸易航线;雕塑的旁边还有四座带有德国识字率、海军力量等数据的金字塔。德国此举意在(     

A.宣扬国力与殖民认同B.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
C.凸显其世界领先地位D.扩大帝国的海外贸易
2023-07-24更新 | 18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成员认为,施政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者的解放上,公社应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据此可知,这一主张(     
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B.强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C.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D.旨在巩固工农之间的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制图家们受到托勒密(约90~168年)《地理学》的影响,认识到地图绘制需要参照天文现象与地球间的测量,来依序规划出经、纬度网格,计算空间坐标,再配合地图投影法,整合呈现出一个球体的世界。据此可知,当时(     
A.制图方式摆脱宗教束缚B.古典文化推动近代地图学发展
C.地圆学说得到广泛传播D.近代科学仍囿于古典框架之内
6 . 下图为17世纪初日本宫廷画家的作品《南蛮船图》,描绘的是葡萄牙商船抵达日本港口贸易的盛况,日本人将其称之为“南蛮贸易”。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动B.锁国政策的废除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海上航路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7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被征服地区的波斯语逐渐退出官方语言,但民间使用的波斯语吸收了阿拉伯语的一些词汇,将其融入自身的语言之中,最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达里波斯语。这表明(     
A.阿拉伯帝国重视文化的交流B.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逐渐消亡
C.征服战争影响语言文化发展D.文化融合重塑民族文化内涵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的先行者王韬与西方汉学

材料一   王韬在19世纪50—90年代,不仅宣传西学,还参与了西方汉学家的翻译和交流工作。他协助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翻译完成了“中国经典”以及“东方圣典”英文版的工作。对于不理解的中国文献,理雅各是依据王韬的解读翻译成英文的。在此期间王韬还同其他汉学家有着深入交流。他不仅是19世纪西方汉学肇兴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共同建构者,也是此间西方汉学的一位重要评论者。他的观察评论是建立在比较明晰的“西方汉学”这一意识和认知基础之上的。王韬没有明确提出或直接使用“西方汉学”这一概念,相反,他更倾向于将这一时期的传教士汉学或西方汉学,视之为中国经学的外溢或欧洲化,而那些在欧洲从事经学翻译、研究及教学的西方人,亦因此而被称之为“西儒”。这两点亦构成了王韬对19世纪西方汉学体察与认知的两极。

材料二 理雅各翻译并出版的“中国经典”及“东方圣典”如下:

“中国经典”部分
1861年“中国经典”:译文、批评及注释;第一卷:《论语》《大学》《中庸》;第二卷:《孟子》
1865年第三卷(上):《书经》第一部分,学术绪论;第三卷(下):《书经》第二部分,索引;第四卷(上):《诗经》“国风”,学术绪论
1871年第四卷(下):《诗经》“雅”“颂”,索引
1872年第五卷(上):《春秋》“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学术绪论;第五卷(下):《春秋》“襄公”“昭公”“定公”“哀公”,附《左传》附录,索引
“东方圣典”部分
1882年《易经》
1885年《礼记川孝经》
1891年《书经(诗经》宗教部分);《道德经》《庄子》《太上感应篇》

——整理自段怀清《王韬与19世纪西方汉学》


(1)王韬协助西方汉学家翻译工作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这一时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着对其进行评价。
9 . 下图为近代某时期的北京地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时期(     
   
A.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B.资产阶级为挽救危机变法
C.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D.民众的反帝爱国觉悟高涨
10 . 图1、图2所示为学者蔡运章对山西陶寺遗址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从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看,该学者的研究方向应是(       
A.论证社会分工的细化B.证实原始文字的萌芽
C.梳理工具技术的演进D.确认早期国家的形态
2023-07-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