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1 . 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强调要“实现劳资斗争中的国际联合行动”,并且指出“一般说来,这一问题包括国际协会的全部活动”。这说明马克思指导第一国际(     
A.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打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
C.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D.联合各国工人阶级斗争
2023-08-01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亚伯拉罕·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一个是美国民选总统,一个是俄国世袭沙皇,在历史上两人都获得了“解放者”的美誉。两位“解放者”都(     
A.推动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B.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C.维护了民族国家主权统一D.促进两次工业革命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法国大革命后,康德在题为《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作启蒙?”》的文章中提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一口号,康德意在强调(     
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C.理性对待暴力革命D.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2023-08-01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是德国画家丢勒于1514年创作的画作《忧郁》,画中高大健壮的女子手持圆规,托腮苦思,身旁有发呆的爱神、打盹儿的狗、散落的工具。该画传递的信息是(     

   

A.提倡思索,重视人文精神B.崇尚科学,强调学术自由
C.崇尚理性,重视法制建设D.反抗权威,强调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830年,某一城市创建了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智慧之宫",在此聚集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学者,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这一城市是(     
A.亚历山大B.拜占庭C.廷巴克图D.巴格达
2023-08-01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古时期的欧洲,领主对待其领地上的城市和市民,就像对待自己的庄园和庄园里的农奴一样,甚至可以处理城市,据此可知当时的城市(     
A.已获得自治权B.具有封建属性C.商品经济复兴D.不受王权控制
2023-08-01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浮雕中央坐着的是号称“全部大陆的君王”的大流士一世,他手持象征王室威严的黄金权杖和莲花,正在接受印度、埃及、阿拉伯等23个国家或城邦使臣的进贡,这可以用来论证波斯帝国(     

A.官僚体系的成熟B.税收系统的完善
C.国王是政权核心D.地方实行行省制
8 . 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搜集到以下史料。

史料



(1)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什么?
(2)材料中漫画的创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该主题,我们还可以补充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史料?
2023-07-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德国及柏林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于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西柏林,“柏林危机”爆发。6月24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9月联邦德国成立,10月,民主德国成立。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12-13日,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苏联也没再要求西方驻军离开柏林。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筑“柏林墙”达到顶点,也以此基本画上了句号。


结合材料,以“柏林危机与国际格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

年代评论者对斯大林的评价
1950
年代
克伦斯基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
斯大林使俄罗斯从灰烬中振兴起来,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粉碎了希特勒,拯救了俄罗斯和人类。

1953
莫洛托夫
(时任外交部长)
斯大林这个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苏联人民心中,活在所有进步的人类心中。
1956赫鲁晓夫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破坏法制……应对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负责、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负责。
1959丘吉尔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

1969

勃列日涅夫
“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犯过错误”,他“背离列宁的集体领导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过高估计个人的功劳,相信自己绝对正确,结果出现了没有理由地限制民主和粗暴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没有根据地迫害”党、政、军干部的现象。
1989戈尔巴乔夫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僵化”的集权体制,导致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机构“官僚化”、人的思想“单一化”……

——据《曾影响苏联和世界的斯大林,世界名人怎样评价他?》等

根据材料,对斯大林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作出合理解释。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