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发生了社会转型,中国真的社会转型了么?

材料一

我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客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年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材料二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地点宗旨(倾向)
《新青年》陈独秀1915上海   北京宣传新思想
《晨报副刊》梁启超1916北京思想解放社会改造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毛泽东等1918湖南研究新思想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和方法
《每周评论》李大钊1918.12北京评论时政
《南开日刊》南开大学1919.5天津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社1919.10北京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
《醒农》醒农社1920.5北京促农民之觉悟
《劳动者》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10广州启发工人觉悟、促进团结、推动工运发展
《共产党》李大钊1920.11上海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

——摘编自《中国近代报刊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此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023-07-28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墨西哥民族民主革命大事年表

1810墨西哥人民发动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墨西哥独立战争。
1821军官伊都维德夺取了政权,墨西哥建立共和国,墨西哥独立战争结束。
1822伊都维德宣布恢复帝制。
1824墨西哥联邦共和国成立,军队仍是政治权力的控制者,导致通过军事政变当上总统的事件频发。
1846墨西哥与美国爆发了战争,结果墨西哥战败,与美国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
1862法军击败墨西哥军队,法国将马西米连诺一世立为墨西哥皇帝,墨西哥成为法国重要的商业市场和原料产地。
1867在美国支持下,胡亚雷斯率领的军队将法军彻底击退并逐出墨西哥,墨西哥第二帝国覆灭,共和制得到恢复。
1876年-1910迪亚斯在此期间8次就任墨西哥总统,建立了独裁统治。
1910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人民赶走了独裁者。
1917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摘编自(英)海姆奈特《墨西哥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西哥革命运动的特点,并说明其给民族解放运动留下的历史启迪。
2023-07-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宣称:“美国从各文明民族中汲取营养、补充血液,因而对世界各族人民的利益、权利、渴望及命运等都能给予最高程度的理解与同情。”其目的是(     
A.维护世界各族人民权益B.构建美国主导的新世界秩序
C.吸取文明民族先进经验D.加强各族人民的理解与同情
2023-07-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二战历史”

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历史教科书在很多方面体现着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1954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中仅用3页记述希特勒的独裁统治,描述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区时,强调“希特勒在德国的成功影响了居住在帝国边界之外的德意志人,他们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喊出了‘我们要回归祖国’的口号”;1956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描述二战的原因时强调“斯大林尝试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该教科书只用47个字来描述屠杀犹太人的历史。1968年,西德青年对父辈曾经支持和追随纳粹的历史进行了猛烈抨击。1972年的联邦德国教科书用了35页来剖析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一章中,教科书以“政治自由的终结”“集中营”等为标题对纳粹统治进行了全方位描述;该教科书以“对犹太人的迫害”为题专述一节,详细记录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迫害不断升级的全过程。1990年,以“新纳粹”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势力沉渣泛起,这引起了德国主流社会的强烈不满。2005年的教科书在记录苏德战争时写到,“德军将一个区域内所有人集体杀害或送往德国充当奴隶劳工”;教科书试图表达,犹太人本应是德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却被视为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特殊团体遭到迫害;还记录了纳粹政府对吉普赛人等人群的迫害,制定消灭逾10万“无价值生命”的计划。

——摘编自孙文沛《联邦德国历史教科书中“二战历史”叙述的变草》

(1)德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二战历史”的叙述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任选其中的两个阶段,概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谈谈你对德国历史教科书中“二战历史”内容叙述变化的认识。
2023-07-2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与挑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其社会政治结构较之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拉美学者依据社会阶层人数统计所绘制的拉美社会政治结构的延续与变化图。

——摘编自霍华德·J·威亚尔达《拉丁美洲政治与发展》

材料二   从1945年到80年代,在19个拉美国家中发生过约100次军事政变,约有半数的拉美国家军人执政在11年以上;根据国际标准,在90年代中期拉美将近4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其中8900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90年代初,拉美最富有的1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0%,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有全部收入的4%;1971年,拉美外债总额250亿美元,1986年增至382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有17个负债大国,其中12个在拉美。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社会政治结构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其原因。
(2)二战后拉美国家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作为历史观察者,请为拉美国家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世博

1851年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为玻璃和钢等预制结构搭建的“水晶宫”。进入其中,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莎士比亚、牛顿、克伦威尔等著名人物的雕像。25个国家和20多个殖民地的10万余件展品在“水晶宫”展出,总参观人次达600多万。机械展区最为可观,展出了蒸汽火车头、水压机、农用机械、纺织机、天文望远镜、缝纫机、座钟等;工艺美术品展区内既有精雕细刻的金银铜制品,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服饰;在中国展区,摆满了瓷器、丝绸、花伞等传统工艺品;在外国展厅中,美国的展品不输英、法、德等国,除了农业机械设备,还有电报机和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世博会的组织者在交通、住宿和负担能力方面考虑到了工人阶级的需求。很多工厂也以不同形式鼓励工人们参观展览:有的出钱购买门票,有的给员工放假并发放补贴,有的对参观费用给予报销。

——摘编自傅新球《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1)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2)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对那个时代有什么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的中古时期也被称为中世纪,在西方文明史上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板着面孔的、非常严肃的、阴森森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①11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以法律(罗马民法和教会法)和医学研究见长;稍后创立的巴黎大学创设了课程体系,规定了学期长度,确立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其文艺学和神学研究享有盛誉。②1215年,贵族逼迫英王签订《大宪章》,规定伦敦及其他各城市享有自治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等原则。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③法王腓力四世借助三级会议团结大封建主、市民阶级等力量,于1303年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后推举克雷蒙五世担任新教皇,并将教皇的府邸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农。④最早的航海手册于1270年由比萨人发明,在13世纪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指南针、转盘仪以及航位推测法也被应用到船上。新的船舶设计大大提高了商船的承载能力,使帆船的商业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⑤13世纪,许多意大利公司开始在目标市场设立固定的代理人。到1300年,意大利商业公司和银行在巴黎、布鲁日和伦敦都建立了分公司。

结合资料夹中的内容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8 . 1952 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     
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9 . 1896 年,德国在柏林殖民展览会中展出了一座雕塑(见图)。该雕塑中的人坐在岩石上,肩上扛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面标注着从德国延伸出的22条海外贸易航线;雕塑的旁边还有四座带有德国识字率、海军力量等数据的金字塔。德国此举意在(     

A.宣扬国力与殖民认同B.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
C.凸显其世界领先地位D.扩大帝国的海外贸易
2023-07-24更新 | 14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成员认为,施政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者的解放上,公社应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据此可知,这一主张(     
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B.强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C.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D.旨在巩固工农之间的联盟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