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
1894年前16202
1895-1913年515533
1914-1930年111340103
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
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
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宣传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挥着“时代镜像”的重要功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或从整体上解读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1-29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5 . 如图为1862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时华工的照片,对这张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做出贡献D.该照片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
6 . 历史地图,既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又是某一历史时期发展的缩影。对下边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14世纪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
B.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C.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D.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被划入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2023-01-12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阿尔及利亚国歌歌词《誓言》作于1955年,内容如下:来见证!来见证!来见证!法国啊,你们 的大势已去矣;我们将你们的章节写完毕。法国啊,算账的日子已接近,就准备好响应我们的反击,我们革命不再是纸上谈兵,我们要让阿尔及利亚活下去。对此国歌解读正确的是(     
①创作于日内瓦会议前       ②正值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③反对法国种族主义       ④呼吁开展武装斗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4-05-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历史不应该只是王朝的历史,更不应该只是中原王朝或汉族王朝的历史。我们应该站在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历史上的一切政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认为某一皇帝登位建元,统一就已经实现,也不能将某一朝代的残余势力存在的时间当作统一的延续,每一个政权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有自己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3-12-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何以中国”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研讨的重要命题。唐人孔颖达解读“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根据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       
①孔氏之“中国”以中原文化为标准       ②条约之“中国”具有主权国家含义
③“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④“中国”内涵从文化认同感转为政治归属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2-23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