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 60、70年代,总理衙门“分别办理在案”的国际活动如下表,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时间

名称

清政府的应对

1867年

法国巴黎博览会

总理衙门“行知三口及上海各通商大臣,并札行总税务司转饬各商遵照”, 政府并未派员

1873年

奥地利维也纳博览会

清政府指示海关派员负责从各通商口岸收集采购商品前往参展

1876年

美国费城世博会

清政府指示粤海关税务司赫政等人“就便派为在美国公会处所照料一切”, 并“将如许陈设之件送与议会作为施济之用”。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清政府不断调适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C.清廷通过世博会拓宽中外贸易渠道D.外交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980年4月开始,中国实行外汇兑换券制度,即外国游客和华侨在华消费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外国货币,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再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饭店等指定地点消费。这一政策的推行(     
A.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B.说明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健全和规范
C.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外汇资金D.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2年盛宣怀抵达上海后,深感忧虑上海一埠如洋布、洋货、丝、茶、钱业等各大商帮在与洋商交涉前,“倘不先行会议,则彼谙习而我生疏,彼萃聚而我涣散……将来英员既到即催开办,若俟(等到)议及始询各商……断无不受亏损之理”。这说明了盛宣怀认识到(     
A.商战已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手段B.通过自办企业能挽回失去的利权
C.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深D.振兴民族经济急需设立华商组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入关前,有专门处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部(包括边疆民族和周边部分国家)问题的政府部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清廷修订《理藩院则例》,适用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理藩院则例》源于《蒙古律例》,而《蒙古律例》又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例》《蒙古律书》《蒙古例》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乾隆六年(1741),《蒙古律例》告成。尔后,又多次增补修订,至乾隆五十四年律例条文已有209条。嘉庆十六年(1811),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在增补刊 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院则例》的编修,虽然是在《蒙古律例》的基础上增补的,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指出从《蒙古律例》到《理藩院则例》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藩院则例》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明中后期始,受经济思想领域新变化的影响,反传统、反封建的早期启蒙思潮在高度的专制压迫中蔚为风尚,例如“异端之尤”李贽等对孔孟教条的否定,对封建独断论的批判都是空前的;“左派”的泰州学派王学提倡的平民主义思想也是前所未有的。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等,更从不同侧面对宋明理学,乃至君主专制作了深刻批判。在文学领域,明中期,新兴文学的兴起,不仅在形式上超过“台阁体”文学和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思潮,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冲破封建伦理的束缚,实现个性解放的文学魅力。从“童心说”到公安派的“独抒性灵”,再到“三言”“二拍”“四大名著”等,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弊端,正因如此,这一时期被学界比作先秦的诸子百家,甚至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展龙《明清文化特征刍议》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中后期早期启蒙思潮“蔚为风尚”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早期启蒙思潮“蔚为风尚”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8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谷物法》是英国于1815年实施的高额谷物进口关税的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导致英国国内谷物价格迅速飙升,工厂主的人工成本大大上升,遭到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并最终于1846年被废除。此后,英国开始逐步削减各项进口关税,并与外国进行谈判,试图降低英国商品出口到外国面临的关税水平。这主要体现了(       
A.重商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而成为经济思想主流
B.贸易保护主义因违背全球化潮流而被彻底废除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益
D.工业革命紧密了英国工商业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10 .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