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较之人文主义,主要在下列几点有了新的发展:一不仅是 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其次是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 何宗教与神学。再一个是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3)围绕“思想启蒙”写一段感悟。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夏季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 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都有利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从1956年起,经过十年艰难探索,广大内地和边疆新建了不同规 模的现代工业,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在交通运输上,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火车。此外,核武器和导弹也试验成功。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近现代工业化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夏季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西欧国家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西方国家建立殖民体系的过程

背景时间结果
新航路开辟15—18世纪拉丁美洲完全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工业革命18—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活动也愈演愈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亚非广大地区变成西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基本因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对世界的影响。
4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人物。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蒙古人赶走之后,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形成俄罗斯人自己的国家,并且很快向其他民族居住的地区扩张,在短短的大约二百年时间中,通过迅速的扩张,就变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向北,它扩张到北冰洋;向西到波罗的海沿岸,从这里可以进入大西洋;向南,囊括了今天黑海、里海以北的地域;向东,一直到达白令海峡、太平洋。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实行严厉的专制制度,也就是沙皇制。沙皇制的创始人是伊凡四世,号称“伊凡雷帝”。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国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是这个新生国家的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三:下面是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近现代国家要求其他国家或者组织实现自己政治诉求所采取的常用方法:

1)提供一种模式,以便对方模仿
2)采用外交手段,说服对方同意
3)自愿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
4)采取经济或军事等援助、激励措施
5)使对方加入一个受法规约束的体系,并加以控制
6)使用强制性的惩罚措施(如经济制裁)
7)直接使用武装力量

——摘编自[]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伊凡四世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17世纪后半期俄国向东扩张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请指出我国抗击这一入侵的重要战役及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861年美国南北双方在哪些方面发生冲突。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担忧”成为了现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现代历史上采取了上述两种及以上的方法的事件,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14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临安中学、严州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外不仅有原,原间还有河流。当地的人自来就有八水绕长安的俗谚。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明确提出:“八川分流,相背异态”。

——摘编自史念海《长安八水——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西北曰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京城。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唐、北宋都城人口密度表


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长安84100-18011905-21429
东京27.37120-17043844-62112

——白岳波《唐北宋时期市制演变研究——以都城为中心》

材料三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北宋东京城平面复原图


运用上述材料,以“唐宋都城布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阐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08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72次组卷 | 7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必修)试题
8 . 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而且是南南合作的开端和典范,它宣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内政、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十项原则。这次会议是(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D.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2024-03-01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2023-12-25更新 | 170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新教材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一)
10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
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
2023-12-11更新 | 603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