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附加题: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

——钱穆《理学与艺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断。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

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2020-01-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确定了“马列主义”的主题,整理出四条史料,这些材料符合事实的有:(     
①“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②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③在《资本论》中,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④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观点
A.1条B.2条C.3条D.4条
3 . 华师一附中某班课外历史研究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历程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的演变”展览活动,下面是该班某同学设计的样稿:
第一部分:
阅读下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历史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闭关锁国的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开放一条窄窄的缝隙。
A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荡然无存了
B
北京完全处在帝国主义的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第二部分: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积极同周边邻国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外交舞台出现了“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部分:与世界朋友的“握手”篇

(注:图1是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2是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图3是江泽民与英美法俄等五大国元首握手)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 据第一部分,根据有关提示,填充表格中A和B相应内容。并根据根据表格内容,依据这
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给该部分取一个标题。
ABC
(2)据第二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据第三部分,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历史性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3“群握”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崎滨正曦四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4 . 某班同学围绕“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展开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市场体制B.分配机制C.产业结构D.经济模式
2019-12-08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组探究材料

探究主题一英国的制度创新

该表是在“英国的制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结论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1)有同学认为,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并说明理由。

探究主题二1787年宪法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人们不禁要追问:同途何以异归?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2)材料中美国“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昙花一现,很快夭折”的原因。
2019-0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从两极到多极的演变。即使在今天,世界多极化格局还在演进中,某同学以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查阅搜集资料过程中他发现,在课本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观点之外,竟然还有其他的观点。比如:其一,世界格局“无极论”,说目前世界上“缺乏出色领导国的现象”是一种“无极的世界”。其二,“多极化停滞论”。说“五极世界”中的日本、欧盟和俄罗斯都在向“中等强国沉沦”,而一大批中等强国正在加速崛起,因此得出结论“多极化停滞并转向G2化(G2:指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

下面请帮各位同学解决两个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哪些实力国家或者集团冲击着两极格局?(任举两个例子)

(2)当今世界格局,①多极化趋势正逐步加强②世界格局“无极论”③“多极化停滞论”,到底哪种观点更接近当前国际格局现状?(请指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18-02-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中学高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小组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不同时期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1)根据卡片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其依据是什么?

卡片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片二中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卡片三


(3)卡片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卡片四


(4)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个时期我国分别学习了国外什么发展经济的模式,并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8 . 某中学史学社团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一位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素材撰写历史论文,请给这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最贴切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C.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霸主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9 . 某中学高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小组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不同时期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其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改革是不同国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国家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后我国逐渐发展了哪种经济模式?
2016-12-12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A.殖民体系的崩溃B.两极格局的瓦解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第三世界的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