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武王伐纣

材料一

出处内容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武王)陈师牧野……纣师皆倒兵以战……甲子日,纣兵败
《尚书·武成》甲子日昧爽(黎明)……会于牧野,(敌)前徒倒戈……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白虎通·礼乐》纣为恶日久,残贼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

材料二   图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官职)利(人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木星)正当其位的早晨灭亡了商。辛未那天,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青铜给随从武王参加战争的利。利觉得很荣耀,为此铸造了这个青铜簋以作纪念。


材料三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取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条件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日)。


(1)依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简要介绍“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过程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201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0 年 5 月 1 日,《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号”,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 同时刊登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劳动法典》。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汕头、天津等地都举行了纪念“五一”节活动。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1922 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和罢工援助案。此后,每年“五一”     节,中国共产党或其领导的解放区都会举行一定形式的纪念活动。

——摘编自倪天祚《五一节庆祝活动在中国》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1949 年 12 月将 5 月 1 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日。此后,每年“五一”节期间,北京和全国各地都举行群众性的集会游行活动。各种游艺场所、公园、礼堂在“五一”节免费开放,并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此外,还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民日报》等媒体也集中宣传劳动模范事迹,报道各地开展生产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 20年代初期,中国“五一”节纪念活动的特点,并简析“五一”节纪念活动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五一”节庆祝活动的意义。
2021-05-24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届高三5月仿真题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2月,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错误指示起草的“二月来信”在红四军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实行“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民主;军队是否只管打仗,要不要积极做群众工作。同年9月,陈毅根据中央最新意见起草了“九月来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2月,红四军党的九大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最后形成“古田会议决议”。主要内容包括:必须确立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地位;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红军除了打仗,还要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和党组织;强调对红军要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教育。

——摘编自王连花《党和军队政治建设的伟大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决议》

材料二   1942年,中共中央把红四军党的九大决议作为整风学习的内容。1944年,八路军总部要求各部队深入讨论“古田会议决议”。新中国成立后,古田会议决议仍是指导全党全军的锐利武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古田会议时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摘编自王连花《党和军队政治建设的伟大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概括古田会议的核心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田会议精神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2021-04-21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其中写道:“军旅所需,百无一办”,“徘徊观望”,“败不相救”,主将“振臂一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碑铭的主观性太强价值不大 ②体现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③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 ④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4-20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出现了以学堂乐歌为主要形态的新音乐,代表作有《何日醒》《黄河》《出征军人》《光复纪念》等,供学生集体咏唱。新音乐的出现
A.使中国音乐教育得到了普及B.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C.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利于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2021-04-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斗争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下的一次奋起,可以说,井冈山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论和信仰的一次检验。因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很多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感到绝望。有些意志不坚定者开了小差,逃离了革命队伍。有些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看不到星星之火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左乐平 王仕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和理论开辟——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发表了哪些文章来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问题?概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大的变化。世界许多国家高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速度惊人,有亚洲四小龙之称。1978年一年之中,邓小平连续4次出访。邓小平已经在酝酿着一个大胆的方案:办特区。他经过反复的思考认为,最好是在靠近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办成特区。很快,中发[197950号文件正式出台,在广东深圳筹办特区的事情最终敲定。

——摘编自霞飞《创办经济特区的台前幕后》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

——摘编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价值新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1-05-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兴诗先生曾说:“只有用脚步去丈量过土地,才是真正了解它的深意。”观察如图,标识地点与事件相符的是:

①地是中俄缔结条约收复的伊犁
②地是明朝长城的西起点嘉峪关
③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地
④地有纪念长征结束的“会师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12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侯绍裘是上海松江第一位共产党员,1918-1920年求学于上海南洋公学,1923年秋入党,1927年牺牲于南京。

材料一   这个暑假(1919年),实在是我一个很可纪念的时期,因为我的思想,在这时期内起了一个急激的变化。

暑假以前,我正看饮冰室丛书(梁启超文集)。到了这个署期内,我方才开始看《新青年》,一看之后爱不释手。《新青年》所给予我的影响,最重要者有二端∶一是文学观念;二是对旧道德、旧礼教的见解。看了《新青年》,方才明白了文学的真义。对干白话文五体投地的佩服。至于道德观念方面,以前虽不十分崇拜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伦理,欲赖以改良世道人心,及知看了《新青年》,方知二者不可得兼。罢课中的社会主义的思潮,使我想舍弃学生界的政客式的运动,而从事于社会革命的运动。我那时对于社会主义只有一些很模糊的观念,以为是一种富于破坏精神的、反抗一切特权阶级的革命罢了。至于其他的派别,更其弄不明白,同时还觉得商界中人也不足与有为;惟有劳工阶级在我那时的心目中,是诚恳笃实。可与共事的。干是便想投入工厂,藉以实行宣传社会主义的素愿。

——改编自《我的参与学生运动的回顾》

材料二   我们第一须先确立我们的人生观,要使我们的人生观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要认定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是为社会为人类而生,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的最大责任,而以尽此责任为乐。当社会的自由与个人自由相冲突时,我宁可牺牲我一己的自由而为社会的自由着想。

——改编自《我们该做怎样的青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侯绍裘"这个暑假"思想转变的原因。
(2)依据材料,归纳侯绍裘思想转变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侯绍裘思想的转变?
2021-05-0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最终安葬于南京紫金山,而不是广东或别的地方,这一选择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对于孙中山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既是毕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一生最大的遗憾和未竟期望的寄托。建成后的中山陵高度超过南京历代所有陵墓,比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还高90多米。中山陵的空间布局呈钟形,体现警钟长鸣、唤醒国人的政治寓意。墓后第一层为水泥步道,第二层植有广玉兰等,为游人休憩之所。与古代帝王陵寝锁闭于高墙密林之中不同,国民党人将中山陵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纪念空间,也将负载整个国家的记忆和认同。中山陵的衬饰文字充分利用了民族文化心理,尤其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等遗训文字,无不提示着墓主的身份地位和期望,昭示着后来者的责任和义务之所在,即建造一个渊源有自而又适应世界大势的现代国家。

——摘编自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山陵选址于南京紫金山的深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山陵体现的历史价值。
2021-06-02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10 . 英镑地位的兴衰

材料一   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英格兰银行将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帮助他完成商业化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印制在最新版的50英镑面值的纸币上。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

——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货币》

材料二   19317月开始,英镑兑换黄金达到了高潮,而外贸赤字也迫使英国不得不向外支付更多的黄金。黄金储备的锐减反过来又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心。1931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不再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并且禁止黄金出口。

——摘编自曹家和《大萧条:起因何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镑的世界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2)1931年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21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5月供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