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36 道试题
1 . 【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雕版印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五代后期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表现为:民间刻书规模日益扩大、刻书门类广泛,但都是有关佛经、字书、历书之类社会杂书,而没有正统(官修)经典、正史书籍。那时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至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仔细看读,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

——摘编自王志国《五代国子监刻书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初兴于唐、五代的雕版印刷,终于在两宋之世大放异彩,迎来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宋代文豪苏轼曾云:“余尤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汉书》《史记》而不可得,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转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代雕版印书的新变化及其对图书事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书籍出版的特点及原因。
2 . 唐朝《经行纪》中对非洲有描述:“西至摩邻国(近埃塞俄比亚)。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食骰莽(椰枣)也。”该书对大秦(东罗马)的医术也有记载:“善医眼及痢,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该书(     
A.反映了世界文明多元统一特点B.留下珍贵资料拓展了国人视野
C.证实东罗马具有高超医疗技术D.体现了古代帝国的融合与扩张
3 . 一些非周族的族群有意识地保存、仿制商周王朝的青铜器、铸造铭文,如自称“蛮夷”的楚国很早就铸造铜器并铭功颂德,春秋时代的他们还采用《诗》《礼》《乐》等教育贵族子弟。这表明当时(       
A.尊宗敬祖风尚开始形成B.青铜制作工艺高度发达
C.宗法分封体系遭到破坏D.文化认同局面逐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       
11952年,刘少奇认为“除开必要的国防”,应该是“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
21953年,周恩来在谈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称;“只看到重工业而不看到轻工业,那就会犯错误”,“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农业发展的速度要与工业发展相适应”
A.肯定了苏联模式的优势地位B.要求不同产业协调发展
C.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步伐D.强调工业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古代雅典,陪审员在任职之前需要统一发誓,其誓词的内容主要包括:依据城邦法律和人民大会法令进行公正的判决;禁止出现损害“雅典民众”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誓词还列入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陪审员的判决(     
A.有利于捍卫民主政体B.保证了民众的参政权
C.旨在维护社会公正性D.简化了民主运作程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土地占有不均问题十分突出,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富民阶层在调控贫富分化与社会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富民阶层通过乡约和社仓建立起有效的救济组织和制度。乡约明确宣示“患难相恤”是自治事业的一部分,约中之人互助互爱,为需要救助的人提供社会保障。社仓以人民户主的方法组成自治性组织,平年扶贫、灾年赈济。这些自治性的制度弥补了政府缺位的问题。宋代的富民认为在家族层次上应该相互扶持,很多家族都建立了族田义庄用于抚恤孤老、资助贫穷的学子求学科举,如范仲淹创办的范氏义庄就有良田千亩,用以资助范氏子弟。宋代的富民既占用巨额的财富,同时又拥有相应的文化水平,是宋代的“地方精英”,成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

——摘编自杨华星《宋代的贫富分化与社会调控》

材料二   亚当斯密的思想在英国的救济制度中得到了贯彻,他认为富人的富裕和穷人的贫穷都是天经地义,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政府不应该承担社会救济的责任。到了19世纪,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严重的失业问题和工资下降,为此英国政府在报告中提出了“劣等处置原则和济贫院检验原则”,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意图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获得救济,接受救济者不再拥有选举权以作为政治上的惩罚,意在让贫民通过个人努力而非政府和社会帮助来摆脱贫困。但很多贫民并不愿意进济贫院,因为那里的处境比在工厂劳动还要更差。苛刻的制度并未体现公平和正义,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反而愈演愈烈。

——摘编自腾淑娜《公平与效率视域下的近代英国济贫》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发展的背景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解决贫困问题的认识。
2023-11-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911月,加拿大政府作出决定:在原则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加拿大追随美国政策敌对社会主义阵营,在联合国投票反对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中加两国关系并未根本好转,但是两国仍保持着一定的接触,如在商贸领域中国采购了约6000万加元的小麦,获得了加拿大朝野的欢迎。1968年,自由党领袖特鲁多就任加拿大总理,推行“积极的”“现实的”政策原则,他指出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因此必须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关系。特鲁多政府并没有屈从于美国的压力,与中国政府展开了谈判。谈判中,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010月,中加两国签署了建交公报,中加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摘编自潘兴明《试析中加关系正常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加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加关系变化的影响。
2023-11-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社会压力与总统的督促下,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以保障退伍军人就业权利的就业政策。签署于1944年的士兵权利法案,是迄今为止规范退伍军人福利最为重要的法案。1944年的退伍军人优待法延续了”1919年优待法“的制度性与政策性照顾以及对退伍军人在文官录用中的无限制优待政策。1945年签署的士兵权利法修正案放宽了退伍兵享受四年教育福利的资格限制,将每年的学费补贴提高到500美元以上。据统计,到1950年完成高等教育的有228.1万人、完成中等教育的有6453万人、完成初等教育的有2103.3万人。1948年选征兵役制法规定职业复原,如果退伍军人不能胜任原职,要求提供其能胜任的与原职联系密切的类似工作。美国退伍军人的就业政策,使一千多万退伍军人得到了妥善安置,最终实现了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曹景文《论美国二战退伍兵的就业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战后为解决退伍兵就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美国二战退伍兵的就业政策的历史影响。
2023-11-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主(经非法程序获得权力)制在希腊本土广泛建立后,反主制的思想在各城邦的精英间流行,到了公元前五世纪主不但是这些精英的敌人,更成为整个雅典城邦共同体的敌人,反主成为当时流行的话语。这一变化反映出(       
A.精英丧失了政治特权B.城邦共同体利益至上
C.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D.民主政治的认同加强
2023-11-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朝廷派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出使法国致歉,尽管清廷上下均知使团以道歉为目的,但派遣崇厚出使的谕旨仍将其掩饰为“圣主怀柔之意,笃友邦和好之情”,仅详述教案原委而回避致歉之目的。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形象B.与法国建立了近代的外交关系
C.对外交往仍受夷夏观念的影响D.受制于综合国力衰颓对外妥协
2023-11-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