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7 道试题
1 . 豆选

材料一


版画:《豆选》

说明:作者彦涵,创作于1948年,作品描绘了河北省获鹿县大河村用豆子选举村干部的情况。

材料二   当年(1948年)土改运动时,父亲担任土改工作组组长,组织当地农民选村长,很多农民并不识字,所以就采取投豆子的方法进行选举。在一个大院子里摆了很多桌子,上面放很多碗,老百姓依次通过进行豆选。选举之前,原村干部找到我父亲,说:“走个过场得了,就别选了吧。”父亲说:“这是不可以的,这是你们的权利,你们必须自己选,因为这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开始。”选举的时候,农民非常认真,他们注重选出代表他们利益的村长,这出乎我父亲意料。有的老人投豆子时怕投错了人,还专门转到这个人前面,看准了之后才投下这个豆子,他们还是真正想选出自己的代表人。所以父亲在这幅画里,不仅刻出了选举的场面,还在背景加了一条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

——版画作者彦涵之子彦东的回忆(2021年)

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版画《豆选》的史料价值。

2024-0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自1884年阿诺德·汤因比《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者对工业革命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乐观派和悲观派两个学派。

悲观派的童年时代就生活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代表人物碧翠丝·韦伯认为, “工业革命时期给人以巨大的、残酷的和倒退的体验,人们为此而生活窘迫,流离失所,身心憔悴,幸福不再。工业革命……被证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革命史学者,感受着战后西方经济的腾飞与福利,得出了“工业革命是现代经济腾飞的起点”这样乐观的结论,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场起飞,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式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缓慢渐进说”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史学者对上述两种工业革命的看法持批判态度。代表人物简·德·弗里斯认为,渐进变革的工业革命时代依赖于之前时代的长期准备,应该将1500—1800年作为一个长时段进行分析。工业革命实际上是1500—1800年经济缓慢增长的一部分,这种缓慢增长主要来自劳动时间与劳动量的增加,和所谓“大工业时代”、技术创新、社会变革没什么关系。

——摘自刘翔鹏《试论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的新范式》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下表为英国议会通过的部分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
时间法案
1694 年《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 年《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
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
1707年《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A.确保了议员正常行使权力B.剥夺了国王的一切权力
C.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D.促成了责任内阁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1997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共同推进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东亚一拉美合作论坛等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这表明中国(     
A.强调国家间应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致力于亚洲与世界和平发展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D.引领了东盟地区的发展方向
5 . 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D.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2024-01-15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联共(布)在1926年的有关决议中提出“彻底肃清资产阶级(耐普曼、富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劳动群众的政治影响的残余”;在1927年提出了在工商业领域对私人资本“采取更坚决地从经济上加以排挤的政策”。当时联共(布)的这些提法(     
A.是“以退为进”的经济发展策略B.纠正了新经济政策一些错误做法
C.是助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之举D.强化了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对抗
2024-01-15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八调考试历史试题
7 . 熙宁二年(1069年),京师雪寒,宋神宗下诏令:“老幼贫疾无依而丐者,听于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由诏令内容可以看出,宋代(     
A.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B.社会救济注重现实需求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D.强调普通百姓利益至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国际贸易航线主要有七条,下表为其中三条

航线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广州—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航线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广州—澳门—(日本)长崎航线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主要是银子。自1585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
广州—澳门—(菲律宾)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   美国杰克·戈德斯通著《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一书认为“直到1500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在1800年以后才真正得以实现”。以下为该书目录

引言地球:一个全球化的视角/1
第一章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5
第二章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20
第三章主要宗教与社会变迁/42
第四章贸易与征服/63
第五章家庭生活与生活水平/86
第六章政府、法律、税收乌革命/106
第七章改革变革的步伐:真的发生过一场工业革命吗?/141
第八章亚洲与欧洲的科学发展轨迹/160
结论西方的崛起:只是暂时性的吗?/189
索引/206
译后记/213

——据【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为什么是欧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徙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大交换

图3   15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后期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
请阅读以上三幅地图,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元朝改造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迁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以便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这说明元朝(     
A.对外贸易成为重要财政来源B.北方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C.区域经济差异推动长途贩运D.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