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了1914年时的预想,也最终让欧洲人从那种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中猛然惊醒。不过,很多欧洲人还是重新打起了精神。一个永久性的外交圆桌会议在日内瓦设立,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联盟。作为一个以和平为目的的议会,国际联盟可能是截至那时的所有国家历史上最为勇敢的一次试验。然而,国际联盟虽然背负着全世界自由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厚望,却只成了一个辩论俱乐部。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从非洲到月球》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其安全利益认知的变化,稳定行动在目标、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从征服者模式殖民者模式演变的特点。美国、法国等通过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话语权的控制,尤其是通过控制稳定特派团的安理会决议,将不同的稳定行动模式引入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使各时期的联合国稳定特派团执行不同模式的稳定行动,导致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大国维护其安全利益的工具。

——摘编自何星《稳定行动的演变及其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前联合因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与国联的差异,并谈谈你对改进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活动的建议。
2023-07-16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独秀的青年观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道路选择难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

◆身心观念变革

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不能承担时代大任,“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力能胜者,体之强者也”。青年必须以“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之身手,将陈腐朽败思想清除出脑,培养健全思想,以适于今世之争存。

◆人生观变革

近代青年生逢变时,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人生目标便需要从为官谋利的腐朽思想中脱离出来。“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 以新民族,必迨民族更新”。

◆成长目标变革

面对近代中国的“变”,当代中国的新青年应该有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摘编自马舒 姜尚汝《近代青年自我变革的三重维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陈独秀青年观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苏联一直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受战争影响,一度成为石油进口国。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苏联石油生产迅速恢复,石油生产超过了国内需求后开始大量出口。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通过石油降价,加紧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方国家销售石油。50年代末,苏联利用廉价的石油扩大了在古巴和印度的政治影响。1960年,意大利、西德成为苏联石油最大进口国。苏联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石油贸易不仅赚取外汇得以获取西方的工业技术,还打破了美国石油公司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美国石油公司极力控诉苏联的降价行为,要求西方消费国拒绝购买苏联石油,声称依赖共产主义国家的石油具有政治上的危险性。美国政府也限制向苏联出口输油管道和油轮,并向西欧施压,削减苏联石油的进口量。至60年代末,凭借廉价的石油优势,苏联石油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石油成了苏联国际贸易的关键商品,石油美元也成为苏联外汇贮存的主要来源。

——据赵庆寺《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与美国石油安全体系:结构、进程与变革》

材料二       一战后美国加速海外石油勘探和开采活动。1928年,美国与英法荷三国签署《红线协定》,美国取得中东地区“平等的石油开采权”。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获得了中东各国石油开发的特许权。二战后,美国政府通过国际石油公司,进一步卷入中东石油事务,确立了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构建起美国的石油安全体系。至1950年,受美国政府支持的埃克森公司、莫比尔公司等七家国际石油公司已占世界石油市场份额的983%,并控制了除社会主义国家和美国以外的国际石油市场,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人。至1973年,随着中东石油危机以及阿拉伯产油国石油国有化运动的出现,国际石油公司的世界石油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美国二战以来构建起来的传统石油安全体系濒临瓦解。

——据杨绪《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研究:1944-195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石油出口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不同之处,并指出美国传统石油安全体系濒临瓦解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石油贸易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地政权建立之后,各级政府都把改造与健全村政权、提高村政权的效能与村干部的质量作为不断完善根据地政权的重要环节,例如,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强调要掌握组织(村政权的群众基础,组织、民主制度等之健全)、掌握干部(村干部之审查、考核、训练、奖惩)及检查村政权对各种政策法令之执行情况。各根据地先后按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进行了选举,如晋冀鲁边区临时参议会议员134人,共产党员只有46人,占34.6%;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中,国民党员占3/10,而共产党员只占1/10;晋西北行署共产党员只占338%,而党外人士占66.2%。从1941年开始,大部分根据地都先后进行了机构精简,陕甘宁边区政府直属机关从35个减少至22个,专署及政府内部机构从原来的8个减至4个,边区共裁并机关及科室计100个。通过各级参议会,对各级行政、司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选民对各级行政和司法部门负责人直接监督。

——摘编自孙树青李丽斌《论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崭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框架,确立了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和法制框架,形成了以党治国、党政统一的政治体制模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进一步肯定、确认了便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9年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1949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1954年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1958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制定到全面形成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推广的时期。

——摘编自何苑《试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给你带来的启示。
2023-10-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民族政策的三个阶段

阶段“盎格鲁一致性”政策时期“熔炉”政策时期文化多元主义政策
时间建国初至20世纪初20世纪初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今
概况美国政府延续英国殖民者政策,对印第安人采取全面强制政策。从教育政策、唯英语语言教育政策、传教、土地私有化,授予公民权等方面入手,试图以“父亲”的角色将“未被文明开化”的“孩子”印第安人转化为文明的美国人。1863年,颁布《解放奴隶宣言》给予黑奴一定的人身权利移民在混合过程中逐渐美国化。使移民抛弃原有种族观念。完全混合为一个美国人。国家先后颁布了《惩治破坏活动法》《惩治煽动叛乱法》及《驱逐外侨法案》等法律强调各民族文化在美国制度文化框架下独立存在。美国文化则是这些所有民族文化的总和。1965年出台《移民与国籍法》,并调节相关法律,在就学和就业中考虑种族因素,给予一定的“配额”优惠政策

——摘编自李乔杨《美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全面建设初期,党在调控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把民族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追求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主张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依据各民族的不同习俗,科学制定不同的民主政策;提倡大量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主张在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更多地照顾少数民族的感情和利益,实行有别于内地汉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反分裂国家法》等,用法律的武器捍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成果,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摘编自邓钢《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影响美国民族政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政策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种植业、畜牧业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园艺业等新兴农业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英国农业人口数量相对稳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日益增加,品种也呈现繁多的趋势。圈地运动进入了议会圈地的阶段,打破了农业在公共领域发展的障碍当时农业体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与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农业的繁荣。

——摘编自张梦醒《论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的繁荣》

材料二   下图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发展情况。

——摘编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材料三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要保持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保持认识高度、重视程度的良好势头,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并贯彻落实。

——摘编自李奕颖《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初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又名幽云十六州)按约定割给契丹,对华北政治地理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幽云十六州——民族交融的桥梁?政权争夺的要地?

材料一


——摘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1990年版


——摘自《中国古代经济地图汇编》

材料二   “夷狄自古为寇,则多自云中、雁门,未尝有自渔阳、上谷而至者,昔自石晋制弃契丹,以此控制我朝……愚谓天下视燕为北门,失幽蓟五州之地,则天下常不安。”

——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华书局2004年版

“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诏文武众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并用汉礼……凡市井之赋、各归头下(州县),惟酒税赴上京,归于朝廷……自涅里教耕织,而后盐铁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饶矣。”

——摘自《辽史》


燕云十六州的得失是宋与辽的焦点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在本土资源、技术能力上并不占优势,而颁发具有垄断性质的王室“保护令”使得大量技术工人移民至英国,使当时的英国从贫瘠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开始向工业国家转变;进入工业革命后,英国专利法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满足了发明人在立法中的需求,同时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奖励,这使得英国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摘编自张南《英国工业革命中专利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号角的吹响,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决策的实施触动了中华大地上的每一根神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1979年,邓小平访美,先后促成《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中美贸易协定》的签订,两国在协定中约 定,相互对知识产权实行全面保护。在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的同时,新中国启动了对著作权法、专 利法和商标法的起草工作,并成立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起草机构。1993年《反不正当竞 争法》颁布并实施。至此,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法律架构 基本建成,形成以《宪法》为统帅,《民法通则》为支撑,知识产权单行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互配合的格局。

——摘编自齐爱民、盘佳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产权专业发展沿革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专利法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知识产权或专利权的认识。
2023-04-14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是法兰西帝国皇帝们最喜欢的狩猎场之一,拿破仑三世每次到贡比涅森林狩猎,乘坐的都是专线火车2419D号车厢。1918年冬,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起义,赶走了德皇威廉二世,新的德国政府决定向协约国投降。法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特意将受降仪式和签字地点安排在了贡比涅森林中的2419D号车厢中,希望以此羞辱德国,以雪一战中的失地、损兵之耻和1870年色当战败后普鲁士俘虏拿破仑三世的前耻。一战后,法国政府将2419D号车厢命名为“停战车厢”,将贡比湿森林中的空地命名为“停战空地”。在其中树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并建成“停战博物馆”。

1940年6月21日至22日,在贡比涅森林2419D号车厢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希特勒和他的纳粹要员在这里接受了法国临时政府代表的投降仪式和割地赔款签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覆亡前,2419D号车厢被秘密运出了柏林并被烧毁。二战后,法国人寻回了遗失的纪念碑,还原复制了“停战车厢”。对法国人而言,“停战空地”和“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已经从建成初的全民复仇胜利标志,逐渐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2018年11月11日是法国纪念一战停战一百周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为一块以法德和解为名义竖立的纪念碑揭幕,并且一道登上“停战车厢”,为停战纪念册题词。两人用如今法德紧密的同盟关系,向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

——据《见证德法百年恩怨的2419D火车厢》、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央视报道《法国一战停战日重访2419D列车车厢》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停战空地”“停战车厢”历史聚落内涵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2023-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