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内容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2024-05-02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4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过诸多变化。顺治年间实行编审制,各地方政府向中央呈报带有纳粮户的人丁、丁银、田赋等内容的《编审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廷以户籍编审期限太宽,胥役得以任意作弊,将户籍编审期限定为一年岁底造报。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廷议改为“五岁一编审”。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又以“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为由“停编审造册”。编审造册虽停,但人口统计并未停止。自乾隆五年(1740年)开始,各地方政府需要呈报“民数”“以验盛世闾阎繁富之征”。相较于统计严格、详实的编审制,各地上报的“民数”大致只包括人口数量、性别等数据,但覆盖范围却扩大到“内地十八省”的男女老少全部人口。

——摘编自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

材料二   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第2款有如下规定: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人口的实际统计在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和此后每十年内,依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中期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编审制和美国1787年人口统计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英、德、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极”格局终结。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向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加重控制西欧的筹码,同时扩大美国商品出口。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苏东地区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二战后,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协调机制建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迅猛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政治与经济独立性和平等性增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逐渐密切。但是由于“冷战”格局的确立与延续,世界市场长期被分割为“两个平行市场”。

——摘编自程伟主编《世界经济十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外,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也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但西方多数国家追随美国实行“禁运政策”。1952年4月,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同与会国工商界人士广泛接触,探讨发展贸易,同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了贸易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同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与会人士商谈了建立贸易关系问题。随后,中英互动取得积极成果,引起西欧震动。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的工商界代表到日内瓦同中国贸易代表商谈发展贸易问题。会后,法国、瑞士、挪威等国工商界代表访华。中国同西欧许多国家的企业或团体签订了民间贸易协议和合同。中国外贸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下表所示是1950一1955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增长率

出n总额

出口增长率

进口总额

进口增长率

差额

1950

41.3

20.0

21.3

-1.3

1951

59.5

44.1%

24.2

21%

35.3

65.7%

-11.1

1952

64.6^

8.6%

27.1

12%

37.5

6.2%

-10.4

1953

80.9

25.2%

34.8

28.4%

46.1

22.9%

-11.3

1954

84.7

4:.7%

40.0

14.9%

44.7

-3%

-4.7

1955

109.8

29.6%

48.7

21.8%

61.1

36.7%

-12.4

注:表中单位为亿元人民币,数据源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

——摘编自《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一1955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一1955年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4·云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1—1978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现收现付制”为特征,主要以企业为单位运行。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初期(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人数统计表

 

1978年

1983年

离休、退休退职人数

314万

1292万

离休、退休退职人数:在职职工人数

1:30.3

1:8.9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工资统计年鉴(1989)》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各地城镇职工收入差距缩小
C.原有养老保险模式亟待改革D.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2024-03-18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5 .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下表为苏联1928-1932年一五计划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项目棉布毛呢砂糖
完成情况86%56%62%59%34%32%
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表格数据能说明的是(     
A.苏联国家建设的急切心态B.苏联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
C.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建设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2-23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唐以前统治者多奉行“周孔之道”,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周公形象的研究统计。

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道德典范形象506556435
辅国重臣形象4715812893
践阼称王形象306109
巫祝形象403146
圣人形象00102331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周公道德品质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20478
9513100
忠诚130696
勤劳161535
纳贤008148
仁德10016145
谦恭00373

——摘编自李佳庾《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与历史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它对历史认知和历史结论的得出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是两则通过数据应用进行历史研究的案例。

案例一   美国历史学者菲利普·霍夫曼对近代欧洲国家间关系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他认为,17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各国统治者因追逐个人“荣耀”而发动的战争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使用表3对自己的这一论断进行了例证。下表是在ARTFL数据库中搜索法语单词“gloire” (荣耀)和“guerre” (战争),两个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次数和频率。

年份次数频率(每万字出现率)
1600—1699年2400.11%
1700—1799年1770.04%
1800—1899年1420.02%

案例二   在研究英美两国实力对比时,通常使用个体指标(如图1)和综合指标进行衡量。综 合指标是“将国家能力的多个关键代理变量”整合、计算为单一指标,如图1中的“净资源差距”,它是指“国家的总物质实力扣除统治和运行成本后的可用净额”。

——-据【美】菲利普·霍夫曼《欧洲何以征服世界?》等

(1)按照菲利普·霍夫曼的逻辑,指出表中数据所反映的欧洲国家间关系处理方式有何变化,并为其提供史实依据。
(2)你如何看待图1和图2中数据的运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9 . 如表所示为近现代学者对1933年中国工厂分布状况三组信息的统计(单位:个)。据表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1933年《中国工业调查报告》1947年《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2022年《20世纪30年代全国制造工厂的区域布局——兼论后发大国工业化的空间及规模质量提升进程》
有工厂的省份172127
有工厂的县市1266(注)391
工厂总数243538414372
注:该研究报告中,仅有不到13%的企业登记了厂址所在县的信息,集中于6个县市。
A.大数据技术助推考古学发展B.认识更新得益于新史料的发掘
C.时代最接近的统计更加准确D.后期的研究只是对早期的增补
2023-10-3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许公司是指享有政府授予特权的商业组织。在16- -19世纪间,欧洲的大部分特许公司都是商人创建的,在英格兰、苏格兰、荷兰共和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及其他地方的都一样。他们谋求充分利用某个特定的贸易范围的各种商业机会,这种贸易范围通常是这个世界的某个特定的部分。该现象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洲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贸易的增长,有许多特许公司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专门从事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总的来说,特许状都授予公司垄断特定范围的商业的权利(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与印度和亚洲的贸易),所以特许公司变成了帝国扩张和控制的机构。

——摘编自王加丰《西方历 史上的特许公司》

材料二     1993 年,联合国对跨国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在本国设有母公司,并在海外广泛设有子公司,年营业额在十亿关元以上者。跨国公司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但那时的国际影响力很小。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传统国际企业向现代跨国公司的飞跃性转变。《中国产经新闻》分析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值相当于联合国统计暑所汇总的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的63.9%。企业分布从1995年的26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现在的33个国家和地区。巨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汽车行业中,10家最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近80%。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传统或新兴行业中。

——摘编自刘旭东《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权力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许公司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特许公司与当代跨国公司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