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0 道试题
1 . 在1923年年底北京大学25周年校庆时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当被问及“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时,孔子仅有1票,其他如庄周、王阳明等也各只有1票,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得票,都远远超过孔孟等硕儒。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孟距今过于久远B.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C.新文化运动的冲击D.传统民间信仰根深蒂固
2 . 1927年5月,桑地诺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侵略者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并发表“我们甘愿做一个爱国者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隶那样活着”的宣言。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尼加拉瓜建立了民主制度B.尼加拉瓜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C.桑地诺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D.美国侵略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3 . 张灵甫临死前才明白,在国民党内部,部队是私产。一个军长,只要部队还在,一切都有:如果部队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国民党的游戏规则。“我终于弄明白了我们军队内部的游戏规则,我没有掌握好,”材料可用于说明(     
A.国民党军队素质较低B.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
C.黄埔军校教育的失败D.蒋介石对军队控制不力
4 . 从目前情况来看,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重点,仍是那些产业水平相对落后、污染度高、能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     
A.产业结构亟待优化B.需优先发展民族工业
C.经济发展任重道远D.减少与发达国家合作
5 . 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时间是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动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史无前例的双元革命,即经济大革命与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第二次大浪潮的物质基础是电与钢铁。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了爆炸性的大增长。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当世界其它地区在经济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的时候,斯大林的计划在市场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一个大胆选择……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衰落相比,中央计划经济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因而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短短70多年,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世界瞩目。从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突破;2013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在30%以上;2021年,现行标准下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摘编自于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方国家“双元革命”的代表性事件。“第二次大浪潮”出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2)材料二中“大胆选择”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世界瞩目的原因。
6 . 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各种垃圾的排放,城市贫民窟的卫生状况非常差,贫民窟经常成为猩红热、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的滋生地,生活在里面的人还容易成为传染源。这一现象(     
A.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B.反映了市民思想的保守
C.折射出工业革命的弊端D.表明政府忽视市容建设
7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殖民在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动力的同时,严重冲击了被殖民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政治上,殖民地国家全部或部分失去了主权,忍受着外来的统治;在经济上,殖民地在失去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资源的同时,还被强迫实行单一经济制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稿》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构建了全球现代文明。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浪潮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列举埃及、墨西哥“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的代表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的最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有何影响?
8 . 目录是一本书的缩影,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中华文化史》的第七章部分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节次(节选)标题子目(节选)
第二节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一、岑寂后的复兴
二、两宋理学
第四节文人天地一、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宋词
二、品味高雅的宋画
第六节科技之光一、社会温床
二、绚烂之花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目录中的“标题”,宋朝在哪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谁?在“文人天地”的“宋词”或“宋画”中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两个具有不同风格的派别。
(3)“科技之光”的具体成就有哪些?对后世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先是以西方文化的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文化,继而学习宣传十月革命,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B.进程C.性质D.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观察如图,这两部著作(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导致清政府中央权力的下移D.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07-03更新 | 266次组卷 | 1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