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宁夏银川·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以自己的力量,震荡着世界,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这一现象是(  )
A.两极格局的开始形成B.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7-28更新 | 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3
22-23高一下·云南玉溪·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冷战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出于对冷战终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误读导致近乎全方位的战略失误,极大地消耗了自身力量,并因此陷入诸多困境之中。同时一批新兴市场经济大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现了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持续、强劲、和平崛起。这表明冷战后(     
A.多极化趋势在加强B.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C.中国已经和平崛起D.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2023-07-08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22-23高一下·安徽芜湖·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这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B.区域集团化
C.全球化潮流D.贸易自由化
2023-07-10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5
4 . 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趋势。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

材料三(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

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秦朝实行郡县制,请简要概括郡县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汉初“大封同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此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时期中央官制评价
A:三公九卿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隋唐B:相权一分为三,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朝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
清朝D:机构简单,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根据表格,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并简述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3)根据上述政治制度的演变,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1-12-2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全国粮食、棉花、蚕丝、茶叶、食盐等商品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清中期,就连张家口、包头、伊犁等偏远地区多都发展成有名的商业贸易城镇。清初,中国的布匹、茶叶等商品进入俄罗斯地区,当地商人又将茶叶转贩欧洲市场。明中期以后到清中期,中国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组织形式走向企业化。在此背景下,明清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除商人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的背景与标志》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的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具有吸收存款、借贷和发行货币功能的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对于刺激英国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国债制度的确立,以国家信用担保,使得民间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政府,政府获得了民间资本的有力支持,有效化解了政府因长期对外战争引发的巨大财政危机。此外政府向民间借贷行为,造就了大量富裕阶层,尤其是城市精英阶层,推动了社会结构的优化整合。南海泡沫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强化了对股份公司、证券交易和银行系统的监管和监督,推动英国金融制度不断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摘编自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背景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的金融革命与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是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上,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局势下发生的?该局势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冷战后国际格局出现了什么新趋势?这一趋势在当前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3)材料二反映的新趋势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12-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个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
A.北方文化优于南方B.民族交融成为趋势
C.生产技术相互影响D.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前期,中国充满了文化宽容精神。“夷狄”入侵中国北方对外来影响开了大门;佛教既是中国与遥远地区进行密切文化联系的工具又是这种联系的动力;海陆两路的地区间贸易发展远远超过汉代时的情况;初唐帝国使中国直接与印度和西亚两大文明中心进行了接触。……与外国的接触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和一些技术,例如茶叶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起初是作药用和提神,到唐朝后期用途更为广泛,后来由中国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饮料。更多的技术进步出自中国自身。诸如瓷器、火药、手推车等。唐朝作为当时最大的帝国受到许多临近民族的极力效仿。不仅把它视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且视为政治和文化的楷模。

——摘编自费正清、赖肖尔主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深感“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l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1901年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除了前期的胁迫通商,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史学月刊》等改编

材料三   在当今这样日趋开放、合作的时代,中国外交应善于将自身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既要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也要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对外交往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