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面为1750-1850年英国被调查的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大型工业企业前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社会阶层数量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83.0
中等阶级14253.4
底层中等阶级8531.95
劳工阶级3111.65

A.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阶层的流动
B.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C.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中等阶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力
2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建立国民自卫军
C.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2019-08-27更新 | 24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材料四: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同时它又意味着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决裂,意味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生。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苏维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7 .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2020-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练习(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2020-08-24更新 | 219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练习(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武昌起义爆发后,梁启超发表《新中国建设问题》,提出了“虚君共和”,君主立宪制被重新包装。但鉴于当时袁世凯态度暧昧不明,他最终放弃这一主张,拾起了民主共和制。梁启超思想的这一变化
A.说明维新思想发生变异
B.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
C.是特定时势影响的产物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 . 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这些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A.已完全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
D.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