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北约的成立及东扩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2021年是北约成立72周年,美俄之间围绕乌克兰问题展开激烈争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俄罗斯有关键的作用,但迄今没有准确定位。俄罗斯仍然是一个重要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并不准备放弃作为重要角色的意愿。如何应对一个拥有数千核弹头的果断自信的俄罗斯,对美国是一个重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99年接纳了匈牙利、波兰和提克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其他7个苏联控制的中东欧国家则在2004年加入。中欧和东欧国家不仅希望成为完全的欧洲伙伴,而且把他们的北约成员身份看作未来完全的最好保障。然而,接纳几个跟俄罗斯交界的国家被许多俄国人视为挑衅……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的总爆发在地缘政治上不是孤立的,这场乱局背后充斥着大国的角力和博弈。早在2014318日,普京闪电般签署了克里米亚入俄协议,并发表了万言演讲,措辞严厉地批评西方。舆论甚至把这次演讲与当年丘吉尔的富尔顿“铁皋演说”相类比。“世界是否进入‘新冷战’时代了”的疑问萦绕在很多人心头。

——摘编自吕正韬《“新冷战”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约是怎样一个组织?指出为什么北约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存在?北约东扩的背后主要推动者是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北约东扩的背景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指出乌克兰的出现充斥着哪些“大国的角力和博弈”?
2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屈辱的局面,新中国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全新姿态,走上国际舞台,展现自己的形象。下面一段文字叙述了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实行“一边倒”,重点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五十年代中期,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七十年代初,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叙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外交政策或特点的背景。(要求:论述必须准确、清晰,论据确凿,论证有力。论证不清、论据不足,按要点扣分,叙述混乱酌情扣分)
2019-08-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学业水平最后冲刺历史试题
3 . 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一份历史作业:寻觅历史改革的足迹,要求同学们从中外历史上的历次改革思考“背景”“内容”“影响”三者的相互关联,从而学会发现、认识历史演进的规律,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以下就是刘一同学整合的“30年代大危机与改革”的部分资料,我们共同阅读思考并解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3月,政府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集中力量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开业,淘汰已实际破产的小银行,接着政府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933年5月,总统批准公布《农业经济调整法》,并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规定缩减农业生产……政府与生产者签订合同,由政府付给租金或“货币奖金”。

1933年6月,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执行法令。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1933年11月,政府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资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

材料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摈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表现出时间长、破坏力强、范围广等特点,请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破坏力强”这一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举措。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主要特点。你如何评价这场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这样说:“1931年,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在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这句话的背景是
A.美国资本主义被推翻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C.新中国建立
D.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D.商业打破时空限制
2024-04-12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1978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摘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对稳定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日益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和行动,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举办了100多期减贫培训班,为116个发展中国家培养减贫专业人才近3000人。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强大动能。

——摘编自齐玉《积极促进国际减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并分别概括中国政府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指出中国为应对当今世界大变局所做的贡献,并说明中国能做出这些贡献的主要原因。
7 . 历史学习小组选择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与改革”这个主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同学们阅读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李世安的《世界现代史》,李剑杰的《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等书籍、文章,从中摘录了以下资料,进行了一次小组讨论。请你阅读该小组的资料,参与他们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美国在1929年最先爆发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发生,是由于美国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特别尖锐。但这次危机的爆发,主要责任在美国政府。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倾向于不干预经济,…使垄断越演越烈。公司、银行只对股票、市场感兴趣,而对整个市场的动向了解不够,…而广大消费者收入并未真正提高,购买力低下。所以消费市场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速度,导致了1929年的经济危机。

——李世安《世界现代史》

资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工业下浮46.2%40.6%28.4%16.5%8.4%1/3
外贸缩减70%69.1%50%50%2/3
失业人数1700600300853003000

资料三   罗斯福推行新政

政府宣布银行停业4天;建立联邦储备银行为银行提供保险,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复兴工…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一定尽本分”的蓝鹰标志政府成立“农业经济调整署”,对于减少耕种或养殖的农民给予补贴。销毁过剩农副产品,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国会设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花费20亿美元,兴办公共工程,雇用了400万人就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实施失业保险

资料四



(1)资料一揭示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阅读资料一,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29年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时间长、破坏力强、范围广、危害深等特点,请你用资料二说明破坏力强这特点。
(3)资料三陈述了罗斯福新政中的基本措施,从内容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有何特点?根据四项内容的表述,对比①②③④的概括,选择对应序号填入表格中。
(4)请你根据资料四,谈谈“新政”的作用。
2022-02-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二)历史试题
8 . 欧洲一体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到激烈冲突的代价表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从此欧共体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二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3)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自由选择保证的民主选举;从1947年至60年代,由美国援助而得到保持的市场经济;欧洲人之间的和解,尤其是德国人和法国人和好。在此基础上一于17年诞生欧洲经济共同体,虽然不无危机和紧张局面,欧共体仍得到扩大。

-----摘编自[英]约翰史蒂文森《欧洲史》

材料二   到1958年1月1日,六因都已批准了罗马条约,共同市场告成立581年至1902年间,共同场内的工业生产手均长7.6,而歌洲七国由贸易联(以国为主的北欧等七个国家)的增长仅为。这个对比本就雄持地说明这一创举的成功。在这儿年里,六国间的贸易增加将近一倍。

----摘编自[美]斯图尔特·休斯《欧洲现代史》

材料三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歌洲联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为它的公民带来了繁荣。它创建了单一欧洲货币和无国界的“单一市场”…它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贸易力量,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援助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

     ----摘编自冯寿农、项颐倩《欧盟概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同市场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联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10 . 秦慕阳同学以”思想的力量”为主题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和熏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摘自修海涛《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材料三 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①)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②)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据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几乎所有政治派别的活动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观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什么?指出材料地图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写出字母),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影响。
2022-01-04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