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交流·互鉴·共赢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 . 某班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编制了下图所示的大事年表。该项目聚焦的主题应该是(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2月,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
2015年11 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交通运输的改进B.改革开放的进程
C.两岸的经贸关系D.祖国的统一大业
3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30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中国古代大事年表(局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时间事件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变法改革成为潮流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大事年表

序号年代事件
1493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甘蔗产量的不断增加给美洲带来新的产业:蔗糖提炼和朗姆酒提取
1510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首次输入非洲黑人奴隶
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
1600-1800大约100万欧洲移民来到北美
18世纪初原产于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1761-1767英国东印度公司收入从200万镑增长到750万镑
1788英国船队到达悉尼,建立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批定居点(注:到19世纪早期,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成为太平洋各主要群岛的主要人群)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盂德斯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的主要内容。写出引发这一时期“全球性交换”的两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大事件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法两国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531956

时间事件
1953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12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4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上述年表,从政治、经济、外交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8 . 该大事年表反映出二战后
1947年印度独立
1960年喀麦隆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国家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
A.两极格局尖锐对峙B.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10 . 下列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化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D.西方绥靖政策的推波助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