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凡官民,(以民众中有才能的人为官)材必先论(考察)之,论辨(明白、清楚)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指公开授予爵位),与士共之。”这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制下等级森严B.官吏管理制度严格
C.举贤传统仍受重视D.官僚政治体系完备
2023-03-20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 .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中华第一长文觚”(读作gū如,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该觚文不见于传世记载,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全文约700字,字体为典型秦隶,载有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纵横”色彩浓郁,体例文风与《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近似。该觚的出土(       
A.是秦统一文字的实物见证B.可印证《战国策》内容的真实性
C.是研究秦朝的第一手资料D.可作为研究秦隶的重要实物资料
2023-05-31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讲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前辈学者受史料限制,未能具体考察秦汉时期“卿”的动态演变。1983年新发现的张家山汉简丰富了研究秦及汉初制度的史料,其中即有“卿”。

材料一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出土的秦及汉初律令、官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指左庶长至大庶长九级爵位。汉初的《二年律令·赐律》记载:“赐不为吏及宦皇帝者,关内侯以上比二千石,卿比千石,五大夫比八百石,公乘比六百石”。《二年律令·置后律》记载:“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子。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候(后)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

——摘自《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材料三   西汉后期卿爵与官称“卿”的格局随着爵、官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由于侯卿大夫士爵位分层逐渐被打破,爵称卿愈发稀见,以至消失于史籍。同时,伴随着等级秩序向“官重爵轻”方向发展以及儒家复古改制观念兴起,“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官称“卿”的制度化进程从其相关称谓的变化里可以窥见一二。

——摘编自杜晓《秦及汉初“卿”的性质及其演变》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秦及汉初政治制度的价值。
(2)分析材料三中汉代后期“卿”性质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张家山汉简发现的意义。
2023-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甲骨卜辞记载中,传染病分为“疾疫”“疾口”“疾痐”“疾疥”“疟疾”等,人们认识到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季节性的特点,认为鬼神作祟、气候突变、饮食不洁等易造成传染病,并形成了祭祀疗法、收容隔离、药物疗法等治疗手段。这些做法(     
A.防止了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
B.建立了传染病防治保障体系
C.形成了对传染病的科学认知
D.反映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
2023-05-24更新 | 58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2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孔雀帝国时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毁坏,但仅就所残存的部分来看,其高超的艺术是很令人惊讶的……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沙门、婆罗门用“鍼灸(即针灸)药石”疗治各种疾病。

——摘编自东北师大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古代史》等

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儒学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朝鲜。儒学传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消化,已深深融进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影响着朝鲜的社会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朝鲜文化在与儒学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百济、新罗对峙时期为朝鲜儒学的萌芽期,统一新罗时期为朝鲜儒学发展期,高丽前期为朝鲜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在每个时期,儒学对于朝鲜的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学相近又有所差异的朝鲜儒学,成为朝鲜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深层动力。

——摘编自陈放《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探究】
(1)提取史料一信息,并据此指出印度文化的特征。
(2)提取史料二信息,并据此指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2024-02-2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7 . 据明清时期华南宗族文献记载:“无争辩文书之繁,而有登眺嬉游之乐。士尚气节,矜取与……各村自为文会,以名教相砥砺。乡有争竞,始则鸣族,不能决则诉于文会,听约束焉。再不决,然后讼于官,比经文会公论者,而官借以得其款要过半矣。故其讼易解”。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A.契约精神的盛行B.商业经营环境宽松
C.深受礼教的影响D.票号业务得到发展
2023-06-04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2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2023-06-03更新 | 1048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06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锡命礼是西周王朝天子册封各国诸侯和中央王官的政治工具。而《国语·周语》记载晋惠公接受天子锡命时“执玉卑,拜不稽首”。周平王和周襄王分别锡命晋文侯和晋文公时,赐物中均没有出现“鈇钺”(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这一物品。这些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     
A.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有机结合B.周王室的政治影响力遭到削弱
C.贵族内部矛盾促进了权力的再分配D.土地制度变革动摇了等级秩序
10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