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浅谈雅典公民大会》

材料2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3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4“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魏源《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

材料5: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确立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五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节录《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材料5图文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是什么?

(2)比较材料2与材料3图示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1和材料5的国家分别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017-08-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河津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又创立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以下有关政体的图示能够反映出秦始皇为“创立一个世界”而努一力的是( )
A.B.
C.D.
3 . 按照时间顺序分类整理是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之一。下列图示的空缺处应该填写(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辛丑条约》
4 . 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读下图:2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从图示可以看出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美)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国、苏联粮食产量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8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材料三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四   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的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事无巨细”“相互制约”的含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实行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能够实行的主要原因。
(5)说明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本质不同。
2016-11-18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
9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10 . 4月 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疟疾防治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医疗卫生事业受益于经济发展B.疟疾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C.流行疾病传播与人口密度相关D.公共卫生发展取决于国家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