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
C.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7日内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从博物馆成立到19世纪初,博物馆的书籍和手稿收藏主要源于私人捐赠。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议会对大英博物馆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书籍、手稿和各种珍奇古物。议会这一做法意在(     
A.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B.保存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C.提升英国的国家形象D.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3 . 有学者指出,美国民族精神中追求个人自立和自尊的个人主义与崇拜时尚的从众主义并存,清教徒式的宗教精神与物质崇拜相结合,强迫性的平民化享乐主义与作为无意识心理习惯的工作伦理并处。美国文化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在于(     
A.个人享乐主义盛行B.种族融合现象普遍
C.南北经济模式的差异D.移民社会的文化冲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至于垂世立教之美,典谟谏奏之词……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庶乎有国有家者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彰益矣,可大之功尤著矣,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哉。

——[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贞观政要》是唐代开元年间大臣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材料二       故治天下在顺之而已,咈之而能治者,未之闻也。太宗从魏征而不从(宰相)德彝,行之四年,遂致太平,仁义之效,如此其速也,故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为太宗乎!及其成功,复归美于下,此近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北宋]范祖禹《唐鉴》

注:《唐鉴》成书于宋神宗、哲宗时期,适王安石变法之际,范祖禹反对变法。

材料三     这23年的时间,由于农民大起义以后,阶级力量的对比有所变化,生产关系有所调整,生产力发展较快,社会经济恢复较快,人口增长迅速,这就是被封建历史学者艳称为“贞观之治”的时代。唐太宗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初步注意到了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促使人民能够发挥他们蕴含着的巨大潜在力量,从而创建了一个在中世纪史上少见的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唐太宗的业绩是大的。肯定他的历史业绩,揭露他的剥削阶级本质,都是需要的。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赞扬“贞观之治”的不同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评价“贞观之治”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2024-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魏晋时期,多部律法中出现对杀牛者处以死刑的规定,被认为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对“禁杀牛”规定最严格的时期。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     
A.戒奢尚简的时代风气B.重视农耕的传统观念
C.战乱割据的社会现实D.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2024-06-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6 . 牛河梁遗址群是红山文化晚期的突出代表,面积达50平方公里,发掘出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十几处大型公共建筑。由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A.早期国家已经产生B.社会组织能力强大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024-06-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还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大西洋的航运中心。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这些人被称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都要求发展自由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并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向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

——摘编自段寒冰《浅谈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经验的。虽然它的确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但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形式是“混合君主制”,即国王、贵族、人民共同管理英国,贵族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上议院,而人民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则是下议院。这样就完成了从“国王的议会”逐渐演绎为“议会的国王”的转换。

——摘编自蒋娅芳《英国“光荣革命”的渐进性与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比较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后蒙与救亡

1919年,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下表是该团在1919年的部分讲演题目。

时间题目
4月3日如何求幸福、勤劳与知识、大家都受教育、赌博之害、做一件事当一件事、勤劳、改良家庭、公德、念书的利益、人生之要素、空气、我和大家的关系

4月4日
国民常识、什么是善、平民教育、妇女教育、家庭制度、信用、迷信、我的慈善事业、什么是我、家庭与社会
4月5日世界的国家、衣食住、国民应尽之责、利己与利他、劝勤
4月27日互相帮助、国家思想、戒烟、交友之益、权利、天赋与人造、平民、判别事情的常识
5月11日青岛问题、自尊、痛失、朝鲜独立、青岛交涉失败的原因、争回青岛、进取、中国现在的形势是怎么样、国民现时应持有之态度
5月18日山东与全国之关系、青岛交涉失败史、国民和民国的关系、青岛关系、我国之将来、欧洲和会与世界和平
5月25日维持国货、国家和我们、国民的责任、李完用与朝鲜、经济侵略之抵御、抵抗强权、争回青岛
6月1日为什么要爱国、民与国的关系、日本的野心和中国救亡的法子、五月四日、亡国之痛及救国之法
11月3日势力是什么造成的、国事真不可谈吗、打破空想“人 ”——人怎么活着

——张学谦《褪色的“崇拜”——五四末期知识青年价值形象的分歧与重构》

从讲演题目变化的角度,以“启蒙与救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1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战国至西汉初期,游侠之风盛行,游侠或以武力卓群声誉鹊起,或以履信守义闻名乡里。西汉中期以后,侠者仍存,但单纯依赖武力“行侠仗义、横议乡闾者”日.渐稀少,为侠者多“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这反映了西汉中期(     
A.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B.王国割据势力的式微
C.儒学义利观念的强化D.乡约教化力度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