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秦始皇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摘编自人教版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新式的交通和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到1949年,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千米,铁路机车、客车和货车分别达到4069台、3987辆和46487辆;公路8.07万千米,民用汽车5.09万辆;内河航道7.36万千米,沿海主要港口泊位161个,内河港口泊位为数很少,轮驳船5698艘、37万净载重吨;全社会客运量达到1.4亿人,货运量1.6亿吨,货物周转量255.5亿吨千米。

——摘编自万东升《浅析中国近代交通与中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交通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03-2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来说,教科书不仅是下一代建立起知识框来的是点,而且背后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对下一代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伴随高考改革的推进,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部分定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该书以通史为体裁进行编排。


请你为《中外历史纲要》设计一份简要的目录大纲。其示例如图:

目录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编……
第三编……
……

2019-04-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两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对一些国家暂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材料三   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以上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成文法诞生……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二   1787年宪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等。……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材料三   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上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和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法律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作用。
6 . 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格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思想主张?它们的重大影响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到中华民国(1840—1949)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兴起

1840年前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中后期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66年 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外国人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统一德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建立
巴黎公社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1876年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电影短片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中国人摄制《定军山》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03年 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上天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9年 巴黎和会召开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7年 首部有声电影问世
1929年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


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1935年 电影《渔光曲》在国际上获奖

1933年 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947年 美苏冷战开始

——节选自历史人教版必修①、必修②、必修③教材附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核定地价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什么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主要内容分别对应同盟会16字纲领的什么内容?
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
2019-12-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学考科)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同值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载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接皇帝的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黄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和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一图二,指出唐朝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8-10-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