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乾隆时《吴江县志》记载,该县平望镇“宋元间,两岸邸肆间列以便行旅;明初居民千百家,百货贸易如小邑;然自弘治迄今,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俗以小枫桥称之”。由此可推知,明清时期(     
A.区域贸易网络形成B.市镇经济开始崛起
C.对外贸易空前繁荣D.精耕细作普遍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记载“宋政府也承认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如对流寓他乡的游民,朝廷要求各州县政府‘勿得强逐’,允许流动人口入籍客居之地。”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中央集权加强B.迁移住所基本不受官府控制
C.门第观念淡化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记载,亚历山大在苏华娶大流士的女儿史塔蒂拉为王后。把波斯高贵的女士许配给最优秀的部将和幕僚。并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已经在波斯成家的马其顿人有美满的婚姻。这是为了(     
A.稳固帝国统治B.扩大希腊文化影响力
C.消除民族矛盾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4 . 明清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书,由商人或民间书坊编撰出版并大量发行,所涉内容丰富,形成了“商书现象”。其中包括很多关于商路知识的商书,如赖盛远的《示我周行》,以及《徽州至广东路程》《徽州下水路程歌》等书,以记载水陆交通路线为主。促使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域商人组织形成B.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
C.长途贩运贸易发展D.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兴盛
2024-04-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取消了诸侯王铸钱和经营铸钱、盐、铁、酒等的权力,并在许多诸侯国设立了铜官、盐官和铁官。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先后在27个郡设有盐官35处,在40个郡设有铁官48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A.抑制了富商大贾势力B.松弛了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
C.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不利于应对内忧外患的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在丘处机游历中亚时,当地的居民佩服这两个国家(西辽和西夏)利用汉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利,能在沙漠中生产粮食,并称叹“桃花石(汉人)诸事皆巧”。材料反映了(     
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B.民族政权对峙中仍存在经济技术交流
C.中亚的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发达D.中国先进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
2024-04-17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文昌市文昌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东北的夫余王国与汉朝建立臣属关系,长期受玄菟郡管理。《后汉书》记载:“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预)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逐渐完善B.节葬已成为社会风气
C.汉朝与夫余关系密切D.各民族差异完全消失
8 . 据学者研究,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中都没有找到有关番薯的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琼州府志》中写道:“番薯,种来自南夷。以蔓埋地即生,其叶可为菜。根似山药,皮有红白两种。终年食之,精神不减。郡人尝以酿酒。”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引种番薯地域是琼州B.明清时期经济作物已广泛种植
C.清初新农作物品种得到了推广D.乾隆年间番薯开始传至海南岛
2024-04-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记·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推行“均输”“平准”后,“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由此可知,这一政策的推行(     
A.旨在增加财政收入B.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C.保证对外战争胜利D.有利于民生的稳定
2024-04-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2年新疆出土了唐代绢画《双童图》,该图描绘了两个儿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左边的儿童右手放掉飞虫,左手怀抱卷毛小狗。这种卷毛小狗在唐代称为“拂袜狗”,据《旧唐书》记载:“(高祖)七年,(高昌王)文泰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经学者考证,“拂菻狗”的故乡是当时被称为“大秦”或“拂菻”的东罗马帝国。

图中两个儿童穿的彩色条纹背带裤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背带裤、背带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的侍女俑,就穿着背带长裙。有学者提出,其可能源于我国北方契丹族服饰中的“连脚背带裤”,传入汉民,族被汉族儿童所穿而沿用下来,并由中原再传〉吐鲁番高昌地区。彩色条纹面料最早在战国楚墓出土的服饰实物中可见,至唐代随着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服饰的条纹逐渐变窄,并出现多色相间,色彩越来越艳丽。同时期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八彩晕绷提花绫裙残片”也进一步证明了彩色相间的织物在这一地区的流行。

——摘编自廖瑜等《艺术社会学视角下唐代婴戏图研究——以阿斯塔那187号蔂〈双童图〉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绢画《双童图》创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绢画《双童图》为例谈谈历史学研究的方法。
2024-03-3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文昌市文昌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