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诚(13651457),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陈诚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将行程和沿途见闻写成《西战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前者为西使的日程记录,后者则是对所历各处山川形势、风俗人情的考察。尤其是《西域番国志》分地记载,共录西域诸国十八处城镇,内容极为丰富,其后明人凡涉西域之书,几乎都曾取资于此书。永乐十一年(1413年)九月,宦官李达、陈诚率使团离京,次年正月从肃州卫出发,出嘉峪关西行,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月回到北京。他们每到一地,首先交上玺书,接着献给当地国王文绮、纱罗、布帛等物。陈诚一行回国时,撒马尔罕遣使来中国朝贡。次年,使臣回国,成祖派陈诚、鲁安随行。中亚各国盛情接待了他们一行,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盛情款待,并遣使护送陈诚回国。永乐年间四次出使中亚,其主要使命均与帖木儿帝国有关。明成祖一再遣使西域,与帖木儿帝国修好,从而稳定了西部边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北疆军事形势的角度概括陈诚出使西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诚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2024-04-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在打量欧美人时,套用了以往几千年中与亚洲各国往来的模式。中国人还搞混了西方各国的名称。如在阮元主持编写的广东地方志中记载,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是居住在斯里兰卡和马六甲之间的蛮夷,葡萄牙位于马六甲附近,英国即是荷兰或为后者的属国,法国人原为佛教徒,后改信基督教(当时中国人普遍认为基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而法国即是葡萄牙云云。当魏源等杰出之士试图了解西方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西方著作的译本。时人对西方一无所知,当西方开始横行中国时,中国人才发现,多少年来对付外夷行之有效的那套办法突然失灵,丝毫不起作用。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国大力推动伙伴关系的构建,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寻求共同利益,协商合作,结伴而不结盟,是在后冷战时期推动新型国家间关系的创新,也助推了冷战后世界走向非对抗的新格局。中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要义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一种有别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称霸的新关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遵循的原则是协商共建,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遵循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所有参与方提供开放的大平台,旨在推动构建新型的发展合作关系与秩序;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一种和谐共处、合作发展的新世界。面对大变局,人类需要以新的理念面向未来的国际新秩序。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千年变局与百年变局的差异性,简析中国在外交方面如何应对百年变局。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两次应对变局的启示。
2024-02-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吕大钧(1029-1080年),字和叔,出身于关中蓝田吕氏家族。当时张载创立“关学”,强调“学贵致用”“躬行礼教”,“大钧从张载学”,带动关中学者趋向张载求学,形成“关学之盛”。1070年,王安石在全国推行保甲法,使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了广大乡村。《宋史·吕大钧传》记载:“与大忠及弟大临同居,相切磋论道。”秉承张载礼学“致用”、躬行礼教的理念,于熙宁九年(1076年)闲居蓝田家中之际,撰成《吕氏乡约》并推行开来。“《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大钧在与友人刘平叔书信中道:“今庠序则有学规,市井则有行条,村野则有社案,皆其比也,何独至于《乡约》而疑之乎?”张载说:“秦俗之化,和叔有力”。朱熹称《吕氏乡约》“今为令申”。

                                                                    ——摘编自杨建宏《〈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氏乡约》撰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吕氏乡约》的意义。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根据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35000余份档案文献记载,当时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文献档案内容极其详尽、细致,每条商贸道路上设有驿站,提供各种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时期(     
A.国内市场的形成B.对外贸易的繁荣C.文化交流的频繁D.商业规模的扩大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汉书》的记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待中。”

◆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

◆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后汉书》的记载

◆东汉时陈神“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

◆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

◆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

◆单超、徐璜、具瑗、左棺、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

(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
(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7 . 《国语•楚语下》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春秋时期的“曹刿论战”中,劝阻者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孟尝君门下策士冯谖为发泄心中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要求士人应有的待遇。材料主要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
B.士阶层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
C.分封制下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顽强存在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发生根本改变
2024-01-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先秦时期有关手工工匠的记载。据该表可知当时(     
记载出处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
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周礼·冬官考工记》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
A.政府垄断了手工业的生产B.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限制D.生产技术传承注重世代相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学界关于啤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学家在研究 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后发现,该器物尖头上的钻孔有大麦淀粉颗粒物残渣,这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大麦酿制的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说明(     
A.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知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科学研究更真实D.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
10 . 据统计,从唐商船最早入日的时间841年算起,至唐亡国前有记载可查的唐商周汾入日的893年止,前后51年间,唐商船往返日本30余次。这个往返次数不仅远超遣唐使的次数,甚至也超过新罗商船自唐赴日的次数。由此可见,唐朝(     
A.与日本的贸易频繁B.与新罗的联系较少
C.朝贡贸易无法延续D.建立起东亚文化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