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0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围绕对战败国的处置、领土划分、赔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试图通过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建立国际联盟。据此可知(     
A.纷争使得会议进展缓慢B.各方利益没有得到协调
C.美国成为巴黎和会主宰D.大国诉求基于本国利益
2 . 二战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西方社会的福利增长呈现出刚性升势,但其经济增长却是周期性地在萧条与增长之间摇摆。因此,在某些时刻,西方社会普遍出现“超水平的社会福利”。最符合材料中“某些时刻”表现的是(     
A.20世纪40年代末,“马歇尔计划”实施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化浪潮兴起
C.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持续蔓延
D.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1921~1927年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和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据此可知(     
时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1927年
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共四大中共五大
全国党员人数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
出席大会代表人数13人12人30多人20人82人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转移B.大革命推动了党的自身建设
C.党积极探索创建人民政权D.党在初建期经历了重大挫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长城的历史看,它首先是用于军事斗争的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直至公元17世纪停止修筑为止,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的。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材料二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在器械精良、炮火凶猛的日军进攻下,中国军人只能以肉体血战长城。强敌叩关的历史记忆、血肉相搏的御敌现实等新旧因素的碰撞促生了“血肉长城”的新概念。

——摘编自郭丽萍《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关于长城民族符号形成史的研究》

材料三   长城的修筑与运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精神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摘编自姜红明、杨娟《长城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长城的历史演进中感悟历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汉代,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就开始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到了唐帝国时期,已经在东亚和中亚建立了中国的宗主权势力范围,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华法系。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也都盛赞中国文明的优美与进步。13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国王治国至公平,境内不见有人为恶,城中安宁,夜不闭户,房屋及层楼满陈宝贵商货于其中,而不虞其有失。”16世纪后半叶,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访开启了“中学西传”的进程,把作为中国文明本体的儒家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在大革命前夜的欧洲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公丕祥《19世纪之前的中外法律交往》

材料二   按照威斯特伐利亚模式,在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在英、法等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之间却不存在平等关系,而是隶属关系,宗主国的最高法院往往是殖民地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在公法领域,作为西方法治主要原则的人权和宪政从来没有真正移植到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中,在殖民地根本谈不上平等权、普选权。在私法领域,打开贸易壁垒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几乎都采取属人主义原则,即对殖民地占领当局实行宗主国的法律,而对殖民地的人民则实行殖民地法或者当地的习惯法、宗教法。

——摘编自朱景文《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原因。
(2)据材料二、依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原则简评西方国家在殖民地的法治行为。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法律文化外传过程有何显著不同。
6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评价某一时期说:“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该时期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全球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D.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在评价近代欧洲某运动时说:“他们不再愿意继续充当没有权利的东西,而终于要求成为享有一切权利的真正的人,根据自己的人性,要求取得权利;而且,他们要把自己的人性,把他们自称为最有价值的和最神圣的人性提高到最高峰。”该运动是(     
A.地理大发现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考古工作者从2009年起,一直到2015年,总共在良渚古城周边发现了11条水坝,均位于古城西北,最远的距离古城有十几公里;古城宫殿区有一个十几米高的人工堆筑高台。古城和水坝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1000多万立方;古城内发现稻谷遗存20万千克,附近的遗址发现5.5万平方米稻田。上述考古发现体现了(     
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
C.强制性公共权力出现D.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在湖南常德出土的印度中世纪德里苏丹国第二王朝钱币。钱币圆形无孔,以希腊造币法打制。币两面铭文系科菲体阿拉伯文,铭文文字为:“苏丹艾布·摩瓦札夫·穆罕默德沙是世界崇高的苏丹之子”。由此可知,该钱币(     

A.体现了印度文化包容开放的特征B.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物
C.说明中国和印度建立了直接交往D.反映了中国货币体系的多元特色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五世纪开始,雅典城邦将海外定居地的土地以“份地”的形式分配给“受领份地者”,这些“受领份地者”不仅要履行兵役,还要向雅典纳税。据此可知,雅典的海外殖民(     
A.实现了公民政治地位的提升B.促进了人口持续不断增长
C.有利于增加城邦的经济收入D.旨在改善公民的经济困境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