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90年代,欧洲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都逐渐趋向高潮。美国向巴拿马租得一个运河区,加以设防,并着手修筑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美国还在1898年赢得了与西班牙的战争,吞并了波多攀各和菲律宾,对菲律宾的抗议者进行了残暴镇压。美国还把古巴沦为自身的保护国。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外推行“大棒政策”,对某些国家“行使某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一时期,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了“海权论”,认为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军事扩张理论为以后美国政府推行对外制订战争计划、谋求世界霸权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摘编自(美国)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国对南非大量投资,扩大资本输出。南非布尔人(荷兰人在南非移民的后裔)抵制英国势力渗透,激化了英布间的矛盾,18991011日,英布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欧洲舆论谴责英国在英布战争中的行为和表现,欧洲列强也趁机纷纷奔其海外殖民利益,英国陷入外交孤立。1902年,英国尽管赢得了英布战争的胜利,但随后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将战略重心转移至欧洲大陆,先后与法、俄签订《英法协议》和《英俄协议》。至此,英国卷入到欧洲大陆政治军事纷争的漩涡之中。

——摘编自刘佩文《英布战争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以来,加紧对外扩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布战争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大国外交政策与国际局势关系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利(按现代义的“rights”)一词在西方是近代以后,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出现的。中国古代没有权利的现代解,但就“得到法律认可并保护的利益”而言,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中也是存在的,正如罗马法中没有权利一词,但古罗马人的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可以在罗马法中表现出来。只不过,权利(现代义)在古代中华法系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司马迁历数各国、各地、各行各业、各式各样追逐权利的情况后总结道:“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司马迁还说:“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尽椎埋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变化有概,故足术也。”其中的“用文持之”的一种学术解释就是“用法律政令等文字方式维持下去”。

——摘编自方宇军《中国历史上的权利》

材料二   近代以降,民权一直被看作解决中国问题,打开中国枷锁的扣结。梁启超说:“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政弱之根源”“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孙中山创立了系统的民权理论,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是“民权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民权观念日益强化,权利被当作一种新道德,人们甚至用道德的种种属性来评判权利。但是,20世纪中国权利生长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总是处在矛盾和反复之中”,难以落实。百年以来,国内民权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传统文化中心主义,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对西方理论完全排斥;二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对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三是文化改良主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材料三   在现代国家,人们一般具有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公法权利指的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以社会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为例:由于权利主体难以通过自由谈判、公平竞争和自我奋斗去实现,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日本学者大须贺明认为,社会权是与福利国家观相对应的基本人权,为此国家要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保护和帮助弱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现代契约法已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某些权利从私法权利上升为公法权利的过程,也是国家在私人领域积极作为的体现。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本土主义的权利理论建构——评夏勇<中国民权哲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的权利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华法系对“权利(现代义)”不够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权利观念的传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列举“国家在公法权利实现中负有责任”的具体例证。
(4)《人权宣言》(1789年)宣称:“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权利观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对理性的信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运作法则,更促使启蒙思想家去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被称为启蒙运动的史学杰作。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这样评价吉本的研究:“从逐页的注文可见,其征考的文献之广,辫析史事之勤,也就是讲求理性验证之严格,在19世纪西方史学大兴史料研究之前,是难见其匹的。”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那种对史料的审慎批判态度,直接影响了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并为其奠定了基础。启蒙思想家们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性批判态度,较为适当客观的评判原则,促进了历史学朝科学化迈进。

—摘编自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研究:以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中心》

材料二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以“历史进步”的观念完全颠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循环论。然而对“历史进步”的信仰在20世纪初受到了挑战,理性的历史研究并没能阻止非理性的世界大战。二战后,人们愈发意识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生产力提升、强化了人对自然的控制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冷战造成了人类生存危机、人文精神失落等问题;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促使精神文化的生产进入普通的商品生产的轨道;世界范围内各种反叛的革命激情高涨。后现代主义史学从历史著述的形式、概念和原理中来审视现代历史学。詹京斯在《历史的再思考》中把历史学家的著作看成历史学家本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所包容的故事编集。

—摘编自刘华初《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史学理论革新的关系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民族复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努力结合各门课程各自的学科特点,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为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

--摘编自曾晓阳《民族复兴视域下的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

材料二   始于清末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是对近代国际军国民教育思潮的主动适应与学习。它顺应了当时中国人急图救亡的政治需求,得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雏新派的大力倡导。其重要内容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及军事知识的教育和军事技能的训练,重视学校体育,改善学生体质,使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大力宣传武人战功,进行爱国的尚武教育,以培养国民的民族观念和爱国精神。

--摘编自韩玉霞《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

材料三   1985年,教育部、总参谋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要求将军事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军事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起,“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由试点转为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素质类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程建《浅析普通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清末军国民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校军事教育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镑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令人惊叹的强大国力的反映。I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不仅如此,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14年,海外投资占世界境外投资总资产的40%50% 。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大英帝国还为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标准。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实行金本位制,但到1908年,除中国、普鲁士和少数中美洲国家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英镑本位制。

——摘编自向松祚《新资本论》

材料二1969年6月,一份题为“国际货币事务的基本选择”的报告正式提交尼克松总统,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克报告”。其主要内容是:(1)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并以此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2)在无法实现汇率重新安排的情况下,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该报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准和采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电有关国家领导人,声称“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同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国际金融体系构建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觐见礼仪之争公元1793年,为打开中国贸易大门和扩展中国市场,英国以祝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在乾隆接见马戛尔尼之前,双方在觐见的礼仪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清廷坚持执行朝贡礼仪,要求马戛尔尼使团行三跪九叩大礼,而马戛尔尼则要求用觐见英王的礼仪,行单腿下跪、吻手礼,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乾隆仍然在热河行宫接见了马戛尔尼,当马戛尔尼向乾隆抛出他们此行真实目的时,乾隆皇帝勃然大怒,一口拒绝。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至于最后的礼节到底如何?双方却各执一词:在后来清政府的所有档案文献中,记载的都是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人行了叩拜之礼。而在马戛尔尼的日记和当时副使的记载中,则坚称英国使臣坚守了觐见英王的礼节,甚至行“半礼”(引手相吻礼),而非“全礼”。

——摘编自高换婷《英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引起的礼仪之争》


【注】上图中:一方面,中国君臣被描绘成肥胖、慵懒之状,中国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显出一副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另一方面,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后面,一众英国官员、商人则也表现出贪婪、狡诈和惶恐的样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觐见礼仪之争”的理解。
2022-1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不仅私人编纂的几部科技著作在各自领域具有总结性,朝廷为标榜“文治”,也一再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全书近2.3万卷,分装为1.1万余册,辑录了上古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这部巨著已经散失,今天能看到的不足4%。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500种,合计近8万卷,3.6万余册,约7.7亿字。根据各书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下面又分许多类。它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的整理,但在编纂时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6页历史纵横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

材料二   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至清中叶的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农民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农业单一经营方式已有明显突破。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棉、麻、桑、蓝靛、茶树、甘蔗、蔬菜、果木、花卉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在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已经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则是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更进一步通过政府手段发展多种经营,包括推广蚕桑、植棉、植树、畜牧等,福建、四川、广东等省的多种经营都颇见成效。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需要依赖邻近地区提供商品粮,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承担了向江南、福建、广东供给粮食的任务。江南本为唐宋以来最大的粮食产区,时谚云“苏湖熟,天下足”,而到明清,由于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谚语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另外清朝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较之前代也有明显的进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第197198页明至清中叶农业的发展

材料三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6《大学问》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7页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至清中叶农业的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王文成公全书》中良知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综上,谈谈你对良知问题的认识
2023-05-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顾炎武此论意在(     
A.否定孔孟权威B.弘扬陆王心学C.倡导经世致用D.揭示明亡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赈济制度已经衰落,传统的家庭救济模式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立法工作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已经略见成效,例如1915年仿照欧美《济贫法》制定的《游民习艺所章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福利立法,则以1943年《社会救济法》为其典型,将社会上极度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受灾民众作为优先照顾的对象。由于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福利立法产生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聂鑫《近代中国社会立法与福利国家的建构》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法规,至1957年,“初步建成了以国家责任为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方面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后,以城乡统筹为特征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全覆盖,努力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

——摘编自胡晓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
2023-03-05更新 | 102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古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兴盛期,诗赋被引入科举考试之中,出现了考生一味注重形式,追求辞藻华丽,以应付考试的情形。宋代以后,士人对进士科重诗赋的消极影响的反应愈加强烈。宋仁宗时,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要求在考试内容方面先试策论,后试诗赋,废除帖经、墨义,以取“经济”之士。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提出作为科举制主要科目的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的意见。科考改革所反映出的重视“天下国家之用”的思想,也间接影响到北宋学校课程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以实用之学为核心的新格局,以“明体达用”为宗旨的新教育理念。

宋朝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饱受周边民族政权的军事侵扰,但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说,是毫不逊色于前代的,这与北宋严格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相对清明是分不开的。进士出身的政治家和能吏中,有很多人在科技方面也颇有造诣,如燕肃、沈括、苏颂等,他们为推动北宋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胡昭君《北宋科举制度改革:为“天下国家之用”》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严修上《奏请设经济专科折》,提出“非有旷世非常之特举,不能奔走乎群材,非有家喻户晓之新章,不能作兴乎士气”,建议朝廷破常格以搜才,“或周知天下郡国利病,或熟谙中外交涉事宜,或算学译学擅绝专门,或格致制造能创新法,或堪游历之选,或工测绘之长”,统立经济之专名,以别旧时之科举;由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与各省学臣,各举所知,无限人数,请旨定期考试;凡录用由于此科,皆比于正途出身。次年年初,光绪帝颁谕(经济)特科与岁举并行,同年9月,“戊戌政变”爆发,慈禧降谕旨:“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罢。”

——摘编自欧修勇《从甲午到戊戌:严修与经济特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修经济特科改革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特科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经济”人才的认识。
2022-12-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