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救荒大事年表(部分)

年代大事摘要
商 汤 二十四年大旱。汤祷于山林之野。
汉高祖 二年关中大饥。令民就食于蜀、汉。
汉文帝 二年下重农诏,九月,又下重农诏。
汉文帝 十二年纳晁错之言,诏赐天下民租之半。
汉武帝 建元三年平原大饥。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
汉武帝 建元四年汲黯过河南,发仓赈民。
汉武帝 元鼎六年倪宽奏请凿六辅渠以灌田。
汉宣帝 五凤四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请设常平仓于边郡。
汉平帝 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民捕蝗以石斗受钱。民疾疫,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东汉光武 建武五年以旱蝗出系囚,罪非殊死,一切弗案。
晋武帝 泰始七年以雍、凉、秦三州饥,赦殊死以下。
隋文帝 开皇五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请立义仓。
唐太宗 贞观二年山东旱,遣使赈恤,为民赎子。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二   晚清时期,随着灾荒日趋严重,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与借鉴的防灾救灾思想。郑观应认为生态破坏是灾荒频发的原因之一,他主张广植树木,以树吸水,使农作物“虽值干旱犹不至于速槁”。他还主张广泛设立金融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仿效西方保险之制,“损害分担,灾荒无忧”;设立农仓,平抑物价,农民一旦受灾,可及时提供帮助,使其免受盘剥。热衷于慈善的江南绅商经元善重视兴修水利,提出了治河代赈的主张,希望从根本上消除灾源。他还主张救急不如救贫:“工艺院教成一艺,则一身一家永可温饱,况更可以技术教人,功德无限量……此举不但恤贫,且以保富;不仅可变通赈济,亦可变通一切善堂。”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认为交通不发达是阻滞和影响救灾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主张将铁路建设与救灾事宜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一些防灾救灾的具体主张,内容包括大力发展实业,尽量增辟富源,以防灾救荒;寻河治水,利航而祛灾;发展农业与植树造林等。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灾荒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古代灾荒救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救灾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思考,古代及晚清时期的灾荒救助对当今国家治理有何启示。
2024-04-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对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解读有误的是(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但丁《地狱》《炼狱》完成问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得七纪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A.城市商业发展,有利于赢得城市自治B.多国王权强化,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C.文艺作品问世,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D.11至15世纪,蕴含着社会转型趋势
2024-03-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城市与城市精神武汉、巴黎大事记(节选)

时间武汉巴黎
18—19世纪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建自强学堂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
20世纪上半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8年6—10月,武汉保卫战,毙伤日军四万余人,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9月,武汉光复。
192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非战条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
1940年6月14日,巴黎被德军占领。
二战期间,巴黎是法国抵抗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1944年8月25日,法国人民在戴高乐指挥的装甲部队协同下,解放了首都巴黎。

——根据陈会颖编著《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整理


(1)简要概括上表两座城市“城市精神”的相同之处。
(2)有人说,精英人物铸就城市精神。也有人说,地理方位成就城市荣光。对此,你有何看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4-11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国际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危机决策,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政策使得苏俄的工业生产、物资供应、民心汇聚达到了一个空前集中的状态,起到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镇压国内反动叛乱的作用……不过,随着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病愈加凸显……不仅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矛盾也不断激化,以至于引起十月革命的主力军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垮台的多重危机。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经济危机下的大国选择大事年表

1929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0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效仿。
1933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33美国颁布《紧急银行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
1940德国提出“马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马克计划。

——根据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名称,并概括该“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选择,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的“选择”造成的经济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危机应对的认识。
2024-06-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大事年表是某干部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所做的笔记。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两件或三件大事,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两件或三件大事,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年份历史事件年份历史事件
1824欧文在美国建设“新和谐公社”1945中共七大召开
1831里昂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848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64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94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1871巴黎公社成立1956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17俄国十月革命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9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
1927八七会议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框为某部历史著作中列出的大事年表(节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关注的是(     
1947年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
1948一1949年美国在苏联封领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一1953年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新政策
A.战后世界的重建B.世界的军事冲突C.两大阵营的对峙D.西方国家的合作
2024-02-1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624~1771年后金和清朝在蒙古族地区建立并完善盟旗制度
A.国家疆域的奠定B.抗击外国的侵略
C.君主专制的加强D.统治危机的初显
2022-09-01更新 | 494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这反映出当时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接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A.学生成为革命的主力军B.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各地
C.民族意识逐渐深入人心D.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完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020年

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年

“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

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

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

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中后期西欧的社会状况。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19001909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三国协约最后形成、孟买工人总罢工
19101919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巴黎和会
19201929华盛顿会议、苏俄新经济政策、北伐战争、经济大危机爆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1939九一八事变、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1949太平洋战争爆发、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杜鲁门主义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约成立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请从表中选取一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的事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