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5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宣王的时候,已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天子地位已等同于诸侯了。此后,问天子传国九鼎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人把天子看作天子了。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12个诸侯国,战国又并为7个强国,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中国政治制度史》)新皇帝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秦朝推行郡县制,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全国36郡,郡设守掌政事;尉掌军事;监御史监察官吏。地方长官可自辟僚属。元代疆域辽阔,分全国为10个行省,行省代表朝廷的意志和利益,“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成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得力工具。“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中央在行省也构制了监察行省、防范其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历代名臣奏议》卷273)。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历史传统因素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元代行省区划将自然、人文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为省级行政区,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周、秦时期国家管理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相比有哪些特点?行省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国家管理制度的发展有哪些进步意义?

2 .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强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系发展史

(1)在材料一的①阶段发生了一场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在③阶段美国是如何支持蒋介石加紧进行内战准备的?在⑤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二: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和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根据材料二,简析使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此后不久,国际社会出现了一副题为“UNITEDwewillwin”(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的宣传画。哪一文献的发表体现了该宣传画“团结”的主题?

材料三:如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3)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材料四: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相对的,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2018-09-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
A.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B.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
C.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
D.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全球化

4 .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3)图四中的机构叫什么?设立于哪一皇帝时?标志着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8-01-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
C.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
D.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
2018-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种经济类型比重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准确是
比重(%)年份合计国家所有制工业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
1949100.026.20.51.648.723.0
1950100.032.70.82.138.126.3
1951100.034.51.33.038.422.8
1952100.041.53.34.030.620.6

A.体现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趋势
B.多种所有制都在快速地发展
C.三大改造改变了公私经济成分对比
D.我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发生巨大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的思考》

材料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也就难怪像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样走向崩溃

——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

8 .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A.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B.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C.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9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2018-08-08更新 | 2387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10 . 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

材料二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材料三1832—1884年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变化表(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材料四《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任意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2)指出材料二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4)有人根据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断言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请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18-02-1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浏阳一中等三校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