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捉拿康梁二逆演义》成书于戊戌政变后不久,是以康梁为题材的时事小说。其时事材源,既有京报或报刊转载的奏折、上谕等官书,也有当时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士大夫口耳之间流播的传闻,见于同时代书信、笔记等私家材料。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该书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B.该书有艺术加工,史料价值低
C.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戊戌变法失败有其经济根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棉花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

史料二   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

史料三   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材料二   早在1000年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织造业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织造业。在19世纪以前,亚洲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

公元950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和意大利诸城有了棉纺织业。

12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棉花产业中心。

15世纪,德意志南部也出现了棉花产业。

18世纪初期,在发展棉纺织工业的过程中,英国人开展大量的间谍行动,窃取印度高超的生产技术。

公元1200-1800年,棉纺织品的制造和消费在世界各地稳步扩大:从中国、日本再到欧洲、北美,棉纺织品成为主要纺织品。

19世纪,法国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属棉纺织类;1860年,原棉贸易占美国所有出口货物的60%;同时期,印度、埃及、巴西等同样依赖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经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棉纺织业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意义的“棉花帝国”形成的历程。
3 . 人类的旅行是促进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学者为了研究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印度河谷地区人类的早期旅行,利用了如下史料:

史料类型

史料内容节选

苏美尔史诗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与伙伴前往黎巴嫩旅行,寻找雪森林,砍伐树木装上筏子,顺着幼发拉底河抵达乌鲁克

美索不达米亚铭文

记载了两河流域商船抵达印度河流域,进行铜、铁、木、象牙、玛瑙等贸易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出土的手工艺品

美索不达米亚、巴林、也门出土了具有印度河谷文明特色的石印章、玛瑙珠子;印度河谷遗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雕刻风格的小人像

材料二   公元3世纪到10世纪,数以千计的中国僧侣向西前往印度圣地,于是佛教促进了世界史上第一个以旅行为特点的新型宗教交流框架的形成。僧侣的旅行,帮助巩固佛教在亚洲数国的重要地位,并且刺激产生更多的贸易联系。

玄奘的旅行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学者力图用这些史料得出怎样的结论,并分别说明表格中三则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僧侣旅行对亚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4 . 唐传奇《朝野佥载》述:“贞观年中,定州鼓城县人魏全家富,母忽然失明……候见一人……其人曰:‘仆不解医,但解作犁耳,为主人作之。’持斧绕舍求犁辕,见桑曲枝临井上,遂斫下,其母两眼焕然见物。”该故事虽有神怪成分,但仍是学者考证曲辕犁出现时间的佐证。据此可知,该文学作品(       
A.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印证了唐代农耕生活情景D.反映了唐代医学水平
2023-1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美国工人讨伐资本主义的浪潮中,谴责工资劳动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工人,谴责工资劳动损害妇女“母性”的同时,也摧毁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感和道德感。然而,当受害人变成男性工人自己时,他们不是从道德角度,而是从劳动成果被剥夺、经济独立丧失的角度指控该制度。总之,男工习惯于从家庭领域而非生产领域评判女工,并没有认识到女工和自己一样,也是劳动成果受剥削者和工人阶级的一员。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材料二   1844年,美国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劳工刊物《工人倡导者报》(Workingman'sAdvocate)刊登一篇女工"访谈"。W小姐在工厂工作17年,积蓄不少。有人问她:“工厂是否让妇女丧失做家务的能力?”她回答说:“我对家务一无所知,甚至不懂如何照顾病人。”B小姐是一名熟练织布工,20岁不到就在工厂做工。在被问到工厂生活如何时,她说:“越来越差。绝大多数监工口中满是污言秽语,让我非常害怕。……我们每时每刻都害怕遭到虐待。"

A小姐在工厂工作多年,在被问到工厂生活是否会让妇女忽略家庭责任时,她沉思片刻后回答说:“还能怎样呢?我们除不断加快速度外,没有时间做任何事。”

有人问一位女工的母亲:“工厂生活是否让妇女无法适应家庭生活?”她回答说:“是的,很多女工根本不知家庭生活为何物。”

——蔡萌《19世纪初美国工人阶级的性别矛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美国男工产生双重标准的背景。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篇“访谈”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7 . 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人口在王国时期大约有160万,到古埃及后期已增长到490多万。这些数据与后世对古代埃及聚落城市规模的考古结论相符合。这可以说明(       
A.古代埃及社会发展进程最快B.考古比文献史料价值更大
C.该史料记载具有一定真实性D.当时埃及城市化程度极高
2023-11-0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前物种的传播示意图


材料二   

文明地区主要作物和家畜社会生活
古代中国水稻、粟、黍、猪、狗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重视水利工程修建。
古代埃及大麦、小麦、山羊、绵羊、牛等土地主要由神庙和王室占用,形成了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
古代罗马大麦、小麦、山羊、绵羊、牛等王室、神庙、贵族和商人等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古代巴比伦谷物.橄榄、葡萄等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土地日益集中于贵族或富人手中,小
农逐渐破产。
古代希腊大麦、小麦、葡萄、橄榄等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了许多果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海外贸易发达。
古代美洲玉米、甘薯、骆马、羊驼等除贵族私有部分外,阿兹特克人的土地归村社和私人所有。

——以上材料均据《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选择性必修2》(星球地图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简要描述新航路开辟前物种的传播情况。
(2)分别说明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3)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6世纪初的物种传播简图,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及理由。
9 . 文学作品不仅蕴含作者的情感,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唐)《法曲》

材料二: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百夫长,古代军队百人左右队伍的军官)

——杨炯(唐)《从军行》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宋代以来的民间俗语

材料三:吴用前往石碣村游说阮氏三雄,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据《水浒传》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材料二反映出唐宋两代军人地位明显不同,这也是时代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这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3)据研究,明代中后期,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材料三中梁山好汉豪爽使用银子的情节却在《水浒传》多次出现,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你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2023-1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长城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曾掀起过多次修建长城的高潮,也有的朝代选择罢修长城。

史料出处
(秦朝)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汉》《新书·过秦论》
(唐朝)己未,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李世民)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俱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达修障塞乎!”司马光(宋)《资治通鉴·唐纪九》
(唐朝)自突厥颉利破后,请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特军中郞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吴兢(唐)《贞观政要》

材料二   长城的每一块砌砖、每一块垒石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长城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但它的核心思想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应该把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这是一体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也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


根据材料一,任选一个时期对其修筑长城或罢修长城的做法进行评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长城的当代价值。
2022-11-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选科适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