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济南惨案”所引发的全国性反日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第一次群众性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斗争。同年7月7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以外交部名义发表《废约宣言》,称:“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双方平等互患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表示决心依如下三原则加以重订:(1)已届满期之条约,当然废止,另订新约;(2)尚未满期者,国民政府当以相当之手续解除而重订之;(3)旧约满期而新约未订者,另订临时办法处理一切。面对南京政府的修约要求,且迫于中国民众和舆论的压力,欧洲各国政府在坚持新约未订之前旧约继续有效的前提下,大多表示愿意根据平等互惠的原则,派出全权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订立新约。……7月10日,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奉命照会国民政府,表示愿与中国订立关税新约。

材料二   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终于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1973年,基辛格希望美国能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中国则谴责美国退回到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的老路上。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中美双方再次接近。中美同意在关键的地区争议问题上,采取平行的或互补的行动。中国不再强调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是提出第三世界应更关心反对苏联的扩张主义。在70年代末,中美关系取得了质的突破。

材料三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变化态势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的可行性。
2024-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鲁迅在《伤逝》(1925年)中,塑造了一位敢于离家出走,追求婚姻自由的新女性——子君。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五四逆女”们的模板,她们挑战父权,颠覆古代文学中那 些“贤妻孝女”的人物形象。但鲁迅很快消解了“逆女”们未来的希望,他写了《娜拉出走后怎样》探讨这一问题。他深刻地看到,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那只是一个开始。只有女性经济独立,她们的人格才能独立。只有社会观念转变、法律保障得到贯彻与实施,女性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新生。因为“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摘编自孟悦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鲁迅《娜拉出走后怎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妇女地位提升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彻底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腐朽、封建、愚昧的思想。这场运动孕育了五四精神,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指明了争取民主的方向,并且给予了当时国民很大的思想启发,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成为时代潮流。

——摘编自张林、邓永禄《论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精神”形成的背景,并简要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到西汉,礼制以室中西南隅为尊长所居、祭仪以东向为尊,故都城布局采用坐西朝东的方式;东汉以后,天子祭天之礼成为大典,定制在国都南郊举行,兼须配合举行盛大的元旦朝贺之需要,都城布局遂一变而成为坐北朝南;到隋唐时代,为了“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元旦大朝会的需要”,又设计了以都城中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的、对称的中轴线布局。 都城布局又影响到州县治所城市的布局。在唐代州(府、军)治所城市普遍实行子城制度,“子城为一州政治核心,政府、廨舍、监狱皆设其间”,其次州、县普遍置立社稷坛。

——摘编自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

材料二   1466 年,意大利建筑家劳拉纳与他人合作完成新宫殿的设计后,又为乌尔比诺公爵府设计了最初的图纸。在原来的基础上,劳拉纳设计了新的宅邸,在其中心设置当时盛行的庭院,使之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 劳拉纳提出圆形已经不适应时代,要用菱形或者矩形规划城市,城市的主广场应当是商业中心,也是政治、宗教、经济、表征中心。 总之,领主广场、大教堂、凉廊、军营、监狱和其他公共建筑等,构成市民生活的支点,应当清除没有秩序的、嘈杂的、有害的活动,街道应该分层次,适应不同的职能需要。

——摘编自朱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及其兴起背景》

材料三   天津开埠后,其租界面积相当于旧城区的8倍。此前中国的城市发展通常因政治和军事展开,中心地区多以官府衙门、庙宇和祭坛为中心。 近代城市的空间布局明显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特点。此外,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并存的现象,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的市政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例如,在19世纪末,北方工业中心天津的社会治安一片混乱,天津衙门根本无力控制住局面。 而上海的社会问题则更为尖锐,各种帮会组织在上海滩风起云涌。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合理的开发。政府将城市区分为不同级别:国家级中心、区域中心等,试图用行政力量推动城市群发展。 政府放宽了外贸限制,给予经济特区以对外贸易宽松政策,并允许外资进入投资设厂。对个别城市的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就业体制、企业行政机制作出了一些改革,开放了一批沿海港口城市。21世纪,中国城市化由单体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群发展,建立了城市新区,崛起了一批城市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城市群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摘编自孙全胜《成因分析及提升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唐城市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5 世纪意大利“理想城市”思想兴起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当时西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应对城市化问题的优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两宋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工商业发达,市井文化日趋繁荣;另一方面延续自南北朝隋唐而来的士人城居之风使得文人士大夫居城者明显增多。由此,士庶之间、清雅文化与市俗文化之间呈现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构成两宋城市文化的基本格局。由于士大夫拥有核心政治资源,掌握着文化霸权的仍然是官而非商,市民阶层处在士人阶层之下,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臣民。 由于文化强势之最终仍有赖于政治资源,还衍生出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在文化地位上产生相应层级差别的有趣现象。两宋城市文化发展,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并从各方面影响着村落世界。

—摘编自包伟民《两宋“城市文化”新论》

材料二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居民以移民和原住民为主,二者是以城市特许状为纽带确立的共同体。城市特许状是城市居民通过种种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从封建主手中得的契约,这意味着共同体的事由全体成员做主。12世纪,由于城市管理需要,罗马法在欧洲复兴;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市民政治文化的生成,孕育了现代国家的雏形。特许状是一纸契约,赋予城市居民共同享有在本城经营工商业的权利,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市场意识等新的经济理念在城市诞生,现代会计、金融、公司制度等近代经济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得到初步发展。这促进了16世纪欧洲文明的凝聚成型。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古代中国和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化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运用“改革”这一概念,要求共产党人应该成为“立志改革的人”。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强调指出:“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很显然,毛泽东同志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谈改革的。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前后还多次提出“向国外学习”的口号,在同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客人谈话时,明确提出了“全部开放,全部交流”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从根本上赋予了“改革”“开放”更深刻的内涵,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2月第一次把“改革”和“开放”概念结合起来,提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的重要论断。自此之后,“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中开始被不断使用。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29次出现“改革开放”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作为代表我国长期基本国策的科学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改革开放”概念写入党章,强调“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韩振峰《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概念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体现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护府是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重要机构,涉及北方边疆及岭南地区。都护府的职能是(一)负责维持本府辖区内的统治秩序,对内附民族进行安辑;(二)保卫本府所辖各府州的安全,防止他国侵犯;(三)考核本府下属各府州都督、刺史与中央合作的情况及其“治绩”,叙录功勋;(四)镇压人民的反抗,征讨民族上层的分裂叛乱。都护府的长官除汉族官员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都护府下辖的各羁縻州,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酋领、君长担任。

——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材料二   在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历史中,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把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元朝基本上实现了对西藏、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策。这是以往中原王朝难以企及的政治成就,也是元朝历史不同于前代的特殊性。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治理上的成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仓颉创字,敬天敬神,担着大伙的祸福安危。在那些文字造型中,很少有横冲直撞、东侧西歪的文字,文字表情大多是平稳与安详的,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管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的字,不管是雄劲素放还是秀丽婉转的书写风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更加趋于稳定。汉字自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篆书至汉隶唐楷,异彩纷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写法,同一种字体也有各种写法。各书法方家都始终不离不弃,坚定不移地信守着那个四平八稳的方块格局。


据分析,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关,古印欧语的创始人创造文字时,临慕的物象都是那些奔跑运动中的物象成是歪斜着蓄势待发的一些物象。古英语的起源有日耳曼人的影响,现代英语主要受希腊语和拉丁文的影响,而后两种语言又直接源自脖尼基文。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颠来倒去组成文字,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肇始于游牧民族或是海洋文明的拉丁字母以及由此衍生的英文,体现的是一种婉转灵动之美。

——摘编自郭东《静态美与动态美——从汉字与英文的造字差异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字与英文发展过程呈现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汉字与英文差异性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德国哥廷根大学被誉为数学的麦加,每年都有大批高水平数学博士毕业。但是,即使如约输·冯·诺伊曼这样已在集合论方面小有名声的科学才俊,也只能充当汉堡大学数学系的编外讲师。20世纪30年代,上述形势更趋严峻。19334月,德国颁布了《重设公职人员法》。截至1935年底,已有44名德国数学家被迫离职,其中以犹太学者居多。同年5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了援助德国流亡学者紧急委员会,优先营救德国数学家难民,并通过美国数学学会将他们迅速安排到大学里的研究岗位。1935年后,迫于美国本土数学家的力,基金会和数学学会的营救速度放缓,往往只能营救一流水平的数学家,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德国数学家库朗在纽约大学创办了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涵盖了数学、力学、计算机、统计和概率论等研究方向,其研究团队中成长出了9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彰显了巨大的成效,研究所也被誉为“世界应用数学分析之都”。

——摘编自李工真《20世纪世界数学研究中心的洲际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德国数学家移民美国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分析德国数学家移民美国产生的影响,并基于数学学科建设的视角谈谈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重视编写蒙学读本,编者多为知名儒者、才高博学之人,如司马相如、班固等都曾编撰过蒙学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了初学儿童的接受、理解能力,大多数读本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以韵文形式出现,便于儿童诵读记忆。编者还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如识字读本《急就篇》,在让学童认识生字的同时,还教给学童姓氏名字、服器百物名称等知识。《急就篇》姓名中还体现了时代特色,如“桓贤良、程忠信、樊爱君、崔孝让”。

——摘编自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真正意义的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4年出版,初等小学教科书,共10册)的部分课文选编:

篇名内容
第四册二十三课中国我中国居亚洲之东。五千年前文化已开。地球最有名之古国也。吾既为中国之人,安可不爱中国。
第六册二十课汽机英人瓦特,少时见壶中蒸汽,怪之,镇坐炉旁,以求其故,久之大悟,乃创汽机。
第九册二课政体国家之事,谓之政。政有三权。曰立法,曰行政,曰司法。
第九册三课法兰西法兰西,欧洲之望国也。文物制度,灿然具备。各邦多取法焉。其民性刚而轻。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蒙学教材编写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归纳清末蒙学教材相较汉朝呈现出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蒙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2023-06-27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