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第126期封面,19266月出版,封面是丰子恺的画。画中一个青年战士骑在一匹战马上,意气风发,挽弓搭箭,准备发射。这幅画取材于历史上“射塔矢志”的故事。史书记载:唐代,青年将领南霁云突出敌军包围,向贺兰进明求救。贺兰不肯出师相救,但欣赏南霁云之壮勇,“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面对美食,还有席前的美女歌舞,南霁云厉声说道:“此矢所以志也。”这幅画从《中国青年》第126期到第146期,整整刊登了二十一期。

——摘编自刘一丁《中国新闻漫画》

提取材料中的图文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简要评析《中国青年》杂志连续以丰子恺这幅画作为封面的现象。(要求:评述合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等级论”兴起于19世纪前后的欧美学术界。这种学说以西方自称的“文明标准”将世界各地的民族划分成野蛮、蒙昧、半文明和文明四个等级。其中,“处于野蛮下的人们,几乎完全靠狩猎、捕鱼和土地上的自然物为生。”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蒙昧下的人们,主要以放牧和经营一些粗放的农业为生。”再高一等级的是处于“半文明状态人们”,在这里“农业和制造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对外贸易极为有限”。

——杨共乐《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指出西方宣扬“文明等级论”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闽台地区的百姓将护境保民、代天巡狩的历史上某位英雄或偶像称为“王爷”。由王爷崇拜发展起来的重要民俗活动“送王船”(图2),它包括一套完整的从迎王、造王船到王船化吉的仪式,借以匡扶正义、赏善罚恶,是闽南人热爱海洋、依赖海洋的生活传统和海洋带来的生死考验之间寻求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重要方式。历史上,随着闽南人的外迁、漂流,“送王船”流传到中国的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并在当地传承至今。202012月,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其相关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孙秀锦《送王船》等



“送船王”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送王船”这一民俗的积极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二   这样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空帝作为最高领导,看待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要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转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唐朝设立三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三省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肆虐成灾。1848年,英国创设了中央卫生管理机构——卫生总署,以全面介入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事务。然而,地方政府以侵犯自由和罔顾地方实际为借口,使得卫生总署的政策很难贯彻到地方。1857年,卫生总署被撤销。1858年,《地方政府法》正式赋予了地方政府清理污染物、建造公共浴池等解决当地公共卫生问题的诸多权力。1871年,议会通过《地方政府事务部法》,英国政府合并了济贫法委员会、内政部等涉及卫生管理事务的各类机构,将其职能归并到新成立的地方政府事务部,统筹负责地方政府涉及卫生健康问题的各类事务。这样,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终建立。同时,法国、美国等国家在公共卫生问题治理上都受到了英国的影响。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被纳入社会福利事业范畴,由联邦政府的卫生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在医疗应急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风气等因素塑造了“公共卫生联邦主义”,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联邦政府来解决医疗补助、健康教育、卫生规划等方面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本地区利益为由拒绝配合联邦政策。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从“政府统治”向“多元治理”迈进,政府依靠市场机制,利用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依赖市场制度的弊病是,公共卫生资源和服务质量会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出现分化。同时,美国种族主义根深蒂固,有色人种难以享受与白人等同的及时治疗、低价消费处方药等卫生服务权利。卫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国公共卫生治理困难重重。

——摘编自王聪悦《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沿革、经验与困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最终建立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的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对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上。史学界时此问题的看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自卫和阻挡资本主义冲击的作用。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闭关绩国政策虽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观上的确起了抵抗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有些学者提出了“机会”说,认为清朝在18世纪推行闭关债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由此拉开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有的学者认为“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史,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外部世界也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摘编自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英国社会的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议会立法
1802年《学徒道德健康法案》,保障棉纺厂和其他工厂学徒工的健康和道德情况
1819年规定工厂童工的工作条件,任何纺织工厂不得雇佣不满9岁的儿童,16周岁以下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1825年禁止儿童在夜间工作
1833年制定工厂视察员制度,赋予视察员实地检查、监督和违规罚款的权力
1860年谋矿规范法令提离安全标准并禁止雇佣12岁以下儿童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8 .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是中国家训的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的家训(节选)简表

家训名称作者内容
《帝范》
《戒皇属》
李世民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杨氏祖训》杨万里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栽苎种麻,助办四时之衣食,耕田凿井,安排一岁之种储。
《女论语》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分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共十二章。
《居家杂仪》司马光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父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童蒙训》吕本中主要讲述了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示儿》陆游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据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时期家训文化的繁荣加以评析。
2022-05-31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岚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任命“伊犁将军”,主要职能包括统率驻军、考察官吏、屯田置牧、核征赋税、管理台卡,巡边守土等藩属事务,在这一体制下,根据新疆各地区不同情况,分别实施了三种制度。第一,郡县制度。实施地区为北疆各地及南疆东部,内地人民移居较多,居住的汉、回等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上,都与同期内地各省区汉、回农民基本相同;第二,伯克制度。实施地区为新疆南路地区和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中,清朝政府实行了“齐其俗,不易其宜”的民族的政策,在因袭其旧有制度的前提下,对伯克制进行了改革,伯克由世袭制而改为流官,厘定品级,受各驻扎大臣的监督;第三,札萨克制度。实施地区为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中,以及哈萨克、蒙古族游牧民社会,封王赐爵,统治其属民。理藩院和派驻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员,层层管理,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严密的政治统辖网络,一套成熟的行政管理体系已完备。

——摘编自张文灿《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政策评析》

材料二   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是西部的开发和治理,面对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获取经济利益成为长途跋涉的直接动力,1862年美国颁布《土地法》,美国的土地政策刺激移民渗入,加快了西部的开发……在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1789年美国宪法规定,新建各州必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民族问题涉及到土著印第安人和非欧洲移民,美国政府推行“熔炉”理论,强调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新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边疆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至唐前期,绢帛广泛流通。在隋代,绢帛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超过了铜钱,执行着货币的主要职能。在唐代,政府曾多次下诏,规定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并规定了绢帛的标准定式是幅广一尺八寸,长度以四寸为一匹,五丈为一端。《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记载:“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帛未穷’”。

——摘编自曹祥凤《唐代货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至唐前期绢帛作为货币广泛流通的历史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