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波斯帝国兴起后,统治者基本接受了亚述和埃及的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并利用官僚队伍管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还实行行省制,建立了统一的税收体系,发行货币,广修道路。这反映出(     
A.地中海区域实现统一B.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D.亚非欧诸文明特质消失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迁入两河流域河谷地区,与本土居民融合在一起,逐渐确立了统治地位。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两河流域(     
A.原始农业发端B.种姓制度出现C.法老权威确立D.城市国家形成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拉丁美洲,西班牙广泛推行反动的殖民政策,对殖民地实行“分地”和“监护”制,任意用抓“加勒比人”的名义逼印第安人成为奴隶或去矿井、种植园服苦役。16世纪上半叶,印第安人每年被屠杀1200至1500万人;西班牙入侵时,海地人口约6万人,至1548年时仅剩600人。西班牙殖民者在1545—1560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黄金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000公斤。殖民者还利用天主教和所谓的“异端法庭”来奴役、压迫印第安人。

——摘编刘明翰、陈月清《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国家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且影响整个世界。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为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析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独立宣言》指责英王乔治三世在殖民地实施“长期虐政”,并详细描述了《印花法》等税收法案如何剥夺殖民地的财产和自主权。这反映出英属北美殖民地(     
A.主权受到侵犯B.经济受到严重剥削
C.民众生活贫困D.人民完全没有自由
5 . 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2024-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列举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指出西欧封建时代“二元对立”的内涵,并概括“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2024-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世纪,胡椒袋”是欧洲有钱人的外号,胡椒面在称重时要关紧门,以免被过堂风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纪,胡椒却成为欧洲市场上的大众化商品。这种变化反映了(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革B.价格革命的深入发展
C.商业革命冲击传统市场D.全球物种的广泛交流
2024-05-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5世纪爱琴海西南部锡拉岛旱情延续七天不得缓解,管理者最终只得强制提出,对男丁人口在一人以上的岛上家庭,每家必派一名男丁迁徙到北非的昔兰尼,最终真正到昔兰尼生活的男丁人数达两百名。这一记载可佐证当时(     
A.古希腊海外殖民的被动性B.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自然因素
C.城邦民主制具备扩张潜能D.古希腊文明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2024-05-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A.非洲国家的英勇抗争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C.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2024-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勤县第一中学联考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