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必修2历史图册》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1)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图示为近代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殖民扩张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2019-04-11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4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三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加剧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与图示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产生B.刺史制度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确立D.宰相制度的废除
2024-01-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形,按其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图1—图2—图3B.图3—图2—图1
C.图2—图3—图1D.图2—图1—图3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重于防范与惩处。

材料一   周秦以来,中国形成了自创一格的“中华法系”,成为公认的世界五大法系之。在历史的推移和王朝的更迭中,法制虽代有损益,但“诸法合体”、“政刑不分”的旧法律结构形式到清末却始终未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确立标志,并简要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图示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并简要说明该宪法的局限性。
8 . 如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成立D.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     
A.B.
C.D.
2022-08-12更新 | 17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制度有何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