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的产量为3088亿斤,棉花的产量为2607万担。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3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与不变”。

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英王颁布“特许证”,授予公司贸易独享权,司法权、媾和权等政治权利。
1657年公司初步确立合股制度,股东数量爆增。
1689年公司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
1720年公司将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获利颇丰。
1757年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并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1773年国会授予公司出口茶叶到北美的专利权。
1813年国会授权英王颁布“特许状”,规定取消公司对印度贸易垄断权,给予公司对华贸易及对茶叶和鸦片贸易垄断权。
1833年国会授权英王颁布“特许状”,规定取消公司的全部贸易特权,仅作为行政机构继续殖民统治。
1857年国会正式剥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收归英国政府进行直接统治。
1874年公司解散。

——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整理


(1)阅读上表,从公司职能“变”的角度,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马克思说,“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请结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与不变”予以阐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是英国历史上与《大宪章》相关的大事年表,对这四个阶段的变化阐释正确的是
时间阶段事件
①13世纪初约翰签署《大宪章》,但立即反悔并宣布废弃,内战
新王即位,皇室发布《大宪章》
亨利三世发布《大宪章》
②13世纪中后期
《大宪章》成为约定俗成的英国法律
爱德华一世最后一次修订《大宪章》
③15、16世纪《大宪章》无人提及
④17世纪《大宪章》复出

A.①阶段《大宪章》频繁废立表明国王无实权
B.②阶段英国逐渐形成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
C.③阶段国家与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D.④阶段英国工人以此为名义掀起运动
5 . 人类历史是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不能开发那些大块大陆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欧洲人“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前提条件,并扼要概括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材料二   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主要依据教材整理)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66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18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当下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中国方案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2021-06-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萧山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后的魏玛共和国,政治局面一直极不稳定。到1929年,德国出现了经济危机,其中特别严重的是大量外债和巨额赔款负担……希特勒对德意志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许诺,他给这些由于战争和革命而感到前景黯淡的小资产阶级群众所身受的不幸作出一个简单的解释……从而力图把他们引向一场“复兴德国”的“民族革命”。1932731日的选举,纳粹党大胜,轻而易举地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130日,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希特勒上台,标志着魏玛共和国的倾覆,德国历史进入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人们把1949-1963年的联邦德国称之为“阿登纳时代”。

阿登纳时代大事年表

年份事件
1949联邦政府作为平等的伙伴加入了欧洲经济委员会
1951积极响应“舒曼计划”,加入《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1952针对犹太人的战后索赔,同意赔偿以色列政府30亿德国马克
1955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黎协定》生效,恢复联邦德国主权
1957倡议并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制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德国历史进入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阿登纳为德国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并指出阿登纳时代联邦德国取得的经济成就。
2021-07-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7 . 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②欧盟宣告成立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2020-08-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1954年,青云村成立十余组农业互助组。

②1955年初,互助组组成四个初级农业合作社。

③1955年底,初级农业合作社组成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④1958年,萧王庙镇成立人民公社,称红旗公社,地域包括棠云乡,分成四个大队。青云村改为青云大队,属于第三大队。当时潘村并入青云大队,属于第三大队。

⑤1963年,红旗公社改为肖镇公社。

⑥1980年,肖镇公社改肖镇,同时潘村大队独立成村称潘村,红卫大队改成青云村至今。

⑦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党支部书记孙丁尧首创村民代表协商制度。后改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节选自《宁波奉化青云村历史沿革及大事记》

材料二: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基基群众自治制度又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面。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定稿》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请对青云村历史沿革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述各阶段社会变革的内涵。

阶段划分(填大事序号)社会变革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并请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基层民主迅速发展的原因。
2019-08-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17-19世纪初是英法争霸的时代,同时发生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运动,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法部分大事年表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第二年颁布《权利法案》
1726-1728年伏尔泰被法国波旁王朝驱逐,流亡英国。伏尔泰详细考察了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深入研究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
18世纪中后期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789—1815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英国前后组织6次反法同盟,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不断调整自身,避免国人因为生活窘迫而产生“革命的热情”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人数增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根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整理

材料二:封锁不列颠诸岛;禁止同英国进行贸易和联系;在法国及其盟国领土上的英国人,一律被宣布为战俘,属于英国臣民的财产一律没收;由英国及其殖民地驶出或曾驶往该地的任何国家的船只,都被禁止在欧洲各港口内停泊。

——《柏林敕令》(拿破仑一世1806年11月21日签署发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相互影响,简要分析英国最终赢得霸权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敕令》带来的影响。联系史实回答,19世纪中期法国是如何调整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2020-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实验班)
10 .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延续和传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正是平民反对贵族统治取得的一个胜利成果。《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也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摘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王在法下”是英国法治传统与生俱来的属性之一。了解英国宪政的法治传统不得不提到几部法律文献,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封建王权的文件。1689《权利法案》是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1701《王位继承法》则进一步限制王位的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权力,使得权力中心进一步偏向议会,并明确宣告司法独立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宪政道路进一步扫清障碍。

——整理自唐铭遥《浅析英国宪政传统》、孙晔《早期英国司法独立过程初探》

材料三   1787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在文明世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似乎都未曾见证过这两部法典所带来的那种奇特气象:它们创生于民族成长的开端之处,却又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了随后民族法律的发展,进而又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概括《十二铜表法》与习惯法的历史联系。
(2)根据材料二,以“大事年表”的方式,梳理英国“王在法下”传统的形成过程,结合所学,指出至18世纪初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两大原则。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①阐述1787年宪法给“新大陆”带来的重要意义;②评述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2020-01-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