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4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9月,二次革命失败
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月,日本借对德宣战强占青岛
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0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年底,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8月,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孙中山掀起护法运动
1918年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月,护法运动失败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中国交涉山东问题失败。五四运动爆发;9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1921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1920年8月到1921年初,上海、北京、武汉、日本东京、长沙、济南等地先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根据部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根据材料的大事年表,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22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中国近现代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现代化

材料一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628年,国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   1945年,成立了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临时运行,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的关税。凭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国家
195119591960196919701979
法国4.85.74.1
美国3.34.23.2
日本7.211.66.1
联邦德国6.95.03.3
英国2.63.02.3
意大利5.56.63.2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20世纪50—70年代初被称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2023-04-01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国际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危机决策, 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政策使得苏俄的工业生产、物资供应、民心汇聚达到了一个空前集中的状态,起到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镇压国内反动叛乱的作用……不过,随着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病愈加凸显……不仅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矛盾也不断激化,以至于引起十月革命的主力军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垮台的多重危机。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经济危机下的大国选择大事年表

1929 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效仿。
1933 年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33年美国颁布《紧急银行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
1940 年德国提出“马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马克计划。

——根据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等整理

材料三 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 21日)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国内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

——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8月 24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名称,并结合所学,从危机处理的视角评述这一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选择,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的“选择”造成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提炼三个关键词以说明我国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政策变化依据。综合材料一二三,围绕“应对风险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世界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6月,签署《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5月,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

1920年8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爆发。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3月,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10月,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上台。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

有西方学者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为“焦虑的时代”。依据以上大事年表,对“焦虑的时代”作出解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

时间空间事件
1931918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193777北平“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99波兰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开始。
19408中国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622苏联边境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127美国夏威夷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45德国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92东京湾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99南京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对外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80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1984 开放北至大连,南至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 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 首批14个沿边开放城市陆续获批

——据《中国对外开放40年》编制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这项决定是哪一次大会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2020-11-1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1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察举制科举制
取士方式由地方州郡长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仕程序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三   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四   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2019-11-15更新 | 42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113
8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选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2019-01-22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11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前世界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19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
1921-1922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1922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1931日本军部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3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3月,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5月9日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77.7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11.6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12月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98.2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9.1德国突袭波兰;9.3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根据材料,围绕“二战爆发的原因”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该书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法国要人的通信汇编,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到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引荐觐见康熙帝,与法国另一传教士白晋同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和徐日升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帝,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两组中外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