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1962年到1965年之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来大幅增加。在此期间,中国从日本、奥地利、西德等国引入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中国与欧、日关系正常化
C.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2 . 如表是美国媒体对美国人的调查表。调查意见变化趋势能够反映美国(     
调查意见1958年1972年
认为政府为所有人谋利76.3%37.3%
认为政府是为少数大型利益集团服务17.6%53.3%
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比例41%19%

A.民众深受冷战影响B.跨国公司影响日增
C.政府失去全民信任D.社会多方面的变化
2022-11-30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二)历史试题
4 .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间竞争的重心从一种外在的占有(如两次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和两极时代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转向内在的参与(如对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掌握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能力等)。这一变化说明-
A.国际竞争方式更具迷惑性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
C.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D.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021-06-04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5 . 1964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政府一起向世界银行提出援建铁路的请求,但被拒绝,后请求苏联帮助,再度遭拒。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访华,请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慎重考虑后同意。这一做法在当时旨在(     
A.开启与亚非国家合作B.彰显中国的国际担当
C.扩大中国的外交空间D.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2024-02-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 “一带一路”实施十年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到9.7%,全球贸易增长1.7%到6.2%,全球收入增加0.7%到2.9%。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B.国际贸易发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D.“一带一路”为全球化增添活力
2024-01-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陈寅恪先生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B.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
C.华夏认同氛围浓厚D.国家统一趋势已显现
8 . 明清时期,会馆呈现出兴盛繁荣的景象,各类会馆纷纷涌现。据下表可知明清会馆(     
种类作用
商业会馆维护商业利益、协调商贸活动,以求获取更多共同利益。
科举会馆笼络同乡中举考生,壮大同乡在朝政治力量,兼为同乡官员联谊。
移民会馆团结同乡、维护利益、祭祀神灵、节日娱乐、议事调解。
八旗会馆军队将领创建,当地旗人祭祀、议事、娱乐。
淮湘军会馆祭祀军队阵亡将士、军队议事、联谊、住宿。
A.加剧了地方分裂割据的趋势B.是联谊和维护共同利益的产物
C.聚集在市镇和水陆交通要地D.体现了乡绅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分期能帮助史家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使读者更易理解世界历史的变化和连续性。无论史家做何种历史分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采用某种衡量、筛选历史的尺度或标准,都不能不依赖于某种历史观。如1666年荷兰历史学家霍恩纽斯提出的“古代一中世纪一现代”理论,认为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为古代,中世纪指“黑暗时期”,文艺复兴后则被定义为现代。随着19世纪末欧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全球扩张,这一理论得以向全世界传播。

——摘编自李友东《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分期问题探讨》


请就材料中的世界历史分期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正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2023-07-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帝王自我检讨、自我反省的一种官方诏书。有学者统计了两汉时期皇帝颁布下发的“罪己诏”,如下表。两汉的“罪己诏”(     
朝代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
西汉文帝2日食;匈奴入侵
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
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
东汉光武帝3日食、地震;总结失政
和帝1蝗灾
安帝3一系列自然灾害
A.表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严重挑战B.具有明显的农耕文明色彩
C.说明防范外族侵扰成为施政重点D.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