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简要评述恩格斯关于文艺复兴的观点或者从中抽取部分语句形成观点并做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或者自行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朝鲜古代哲学家奇大升与同时代的李滉进行了长达8年的 “四七之争”,李滉认为,孟子提出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理发;而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情”的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可见(     
A.奇李发展了孟子的思想B.朝鲜非常欣赏理学
C.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D.朝鲜思想学术混乱
2022-09-26更新 | 67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4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他们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法和中古时期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B.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
2022-09-19更新 | 817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1969年欧美四个国家在亚非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乙国是(     
国家数量(个)分布比例(%)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
24528.418.872.8
224940.031.528.5
81566.69.324.1
51921.828.349.9

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美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城市化率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但是,随着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逐渐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城市病”问题日益突显。富人区的富丽堂皇、幽雅舒适和贫民区的拥挤不堪、臭气熏天形成鲜明的对照。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对于工人居住区来说,猩红热、伤寒和霍乱经常发生,危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改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苏州太仓市的农民采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道路,即“苏南模式”。1996年,太仓市的乡镇企业又打破了“集体经营”“行政推动”等传统框架,逐渐形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三足鼎立”之势。乡镇企业转制后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到位,促进了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带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了解决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的现状,太仓市有意识地在小城镇开辟一批工业小区,搞好配套基础性设施建设。

——改编自孟秀红《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南乡镇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关于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6 .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记载了一则案例,杜泸女子甲居夫丧期间与人和奸,虽然在当时没有直接对应的律令加以处罚,但由于违背礼制、违背人心与情感,官吏还是比附相关律文做出了不轻的处罚。据此判断,汉代律令审判
A.呈现出儒家化的特点B.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C.继承了秦朝严刑酷法D.旨在维护家庭夫权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儒家经典中,今文经所代表的,常为早一时期的制度,古文经所代表的则较晚。今文家说,列国的封土,“公侯皆方百里”;古文家则说,“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史记》说,“周封伯禽、叔齐于鲁、卫,地各四百里。”由此可以推知
A.西周时分封制受到破坏B.文献史料难以考辨
C.古文经比今文经更可信D.诸侯统治疆域扩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1月央视推出《中国考古大会》,致敬中国考古,探寻中华文明。

材料一:中国考古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的部分思想和方法。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北宋时期,作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一金石学兴起。 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几次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敢于疑古创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宋代金石学的产生有开山之功的刘敞、欧阳修等人,就以敢于率先怀疑旧说、创发新义而著称。除此之外,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为金石学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摘编自刘心明《略论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近代考古学便已步入成熟期。1921 年受聘于北洋政府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河南仰韶村首次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这次考古首次直接而有效地把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都带到了中国,是促成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划时代标志。近代以仰韶、殷墟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发掘使“中国古史就渐渐脱离了那载籍真伪的辩论。……中国史籍所载的若干史实,因考古的发现,反更加证实了。”

——摘编自钱耀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983年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设立考古系。1987年为加强对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考古科研机构,主动性发掘和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成果大量涌现。近年来,中国考古队赴巴基斯坦、埃及、罗马尼亚、洪都拉斯等国开展联合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了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互鉴与交流。

一摘编自刘国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重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金石学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特点以及近代开展的考古发掘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孙中山指出:“又凡政治、法律、风俗、民智种种之事业,均需改良进步,中国始能与世界竞争”。受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同时,蔡元培等发起成立社会改良会,力主“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实行了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除“大人、老爷”等名称;废跪拜,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通令疍户、惰民均享有公权、私权;倡导女权和妇女解放;破除迷信,革除旧的婚丧礼俗,倡导婚姻自由等一系列措施。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的改良变迁,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意识和观念,进而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社会风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南京临时政府的社会风俗改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国家。当今时代,科技依然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例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优势。

——摘编自评论员《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


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