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班级同学分组收集资料,对新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A.居民使用的各种票证
B.开放前后GDP增长的数据
C.安徽小岗村农业粮食收成的对比示意图
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
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
F.改革开放前后的影视作品代表
……
示例:选择资料C,可以研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
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______
2022-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中学高一年级成立了历史老师指导的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小组同学在学习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后,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晚清政府遭遇国家治理危机》,要求同学们就此课题搜集相关史料。经查阅各种图文资料及相关历史资源网站,同学们主要搜集到如下史料:

湘军,淮军发展史。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地方督抚在东南地区搞起了“东南互保”
清晚期以来,湖南省多次颁布“米禁”政策(由禁止出洋甚至发展到禁止出省)。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并执掌北洋新军。
清末各地督抚向朝廷奏报的民变匪患丛生的电文,这些上报的电文基本杳无音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政府遭遇国家治理危机”这一宏观历史视野,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3-0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胶济铁路与近代山东

1904年建成通车的胶济铁路,东起青岛站西至济南站,是山东最早的铁路。某班级以“胶济铁路与近代山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下史料。

【资料夹】

①清末民初,济南老字号瑞蛱祥绸布店,由专营土布转为主要经营洋布、呢绒等。益都(今青州)民众用洋纱织成的布料做衣服,手纺土布已几不可见。

《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三)②1905年,胶济铁路运输货物310482吨,到1913年,增加到946610吨。花生、核桃、豆类等原来只在产地附近销售的农产品均经胶济铁路运往青岛,再经海运输出。

——《胶济铁路史》

③益都杨家庄,未有铁路时,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无商业可言;有了铁路后,成为一个商业繁兴的集镇。单就烟叶交易一项,每年成交值,约有一百万元。

——《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四)

④吾邑人情质实,安土重迁久成习惯,然数十年来,生齿日蕃,物产所入渐有不给之势,(胶济铁路开通后)则多有远游异域以谋生计者,此亦习俗之稍变于前也。

——孙维均《安邱续新志卷八风俗考》

⑤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不讲求精确计时。胶济铁路开通后,司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车与停车,不可早到或迟到,乘客也严格按照时间出行。

——赵建修《胶济铁路杂忆》

⑥清末民初,整个临清(运河沿岸城市)市井萧条,较之全盛之时已然面目全非,聊城、德州的情况也差不多;1905年青岛的贸易额比1900年增长了4.6倍,1910年青高的贸易总值已在全国各通商口岸中居第6位。

——《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


从资料夹中任选三则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制度之进

2022年,短短数月,英国首相三易其主,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相关制度的思考。


(1)张老师带着班级同学就这一问题梳理出了以下相关制度。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政治制度填入下列时间轴中。(填涂字母)
A.西欧封建制度B.雅典民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E.西方文官制度


(2)小张同学以提纲形式整理了中西方制度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帮助其完成以下提纲。(填涂字母)
A.《罗马民法大全》B.《法国民法典》C.《联合国宪章》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E.《关贸总协定》F.《慕尼黑协定》
一、西方法律制度演进
(1)罗马法系:《十二铜表法》《
(2)大陆法系:《
(3)英美法系:《1787年美国宪法》
二、20世纪国际制度发展
(1)《国际联盟盟约》《
(2)《》《WTO协定》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三、新中国法律制度完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
(3)从上面的学习提纲,可以提炼出制度演进的特征:(三选)(       
A.制度不仅有政治层面,还有经济和社会层面
B.西方法律制度具有普世价值,必须全球遵守
C.制度不仅有纵向的传承,也有横向的互相借鉴
D.制度一旦制定成型,就必须稳定不变永世遵守
E.良好的制度不仅一国适用,还可以造福世界文明

张老师围绕着制度演进问题,找到了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一文中的一段话:

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虽有俊杰,又安能于共和制之外而别得活国之途?夫为政在人,无论何种政体,皆以国民意力构造之而已。


(4)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概括梁启超这段话的思想。
2022-12-27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搜集了以下史实,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

19191月,巴黎和会召开,之后签署《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5月,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

19208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1921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3月,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10月,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10月,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上台。

1935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3月,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

1937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

结论

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孕育并激化,世界局势日趋紧张。


根据史实,对结论作出分析说明。
2022-07-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家训与家风”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许多资料,其中有关于北宋政治家包拯家训的一幅条幅(下图)。条幅内容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注释:赃滥:贪污财物;大茔:坟墓,此处指祖坟;珙:包珙,包拯儿子。】



阅读并分析该条幅,从中提炼有关历史信息(至少两条)并做简要说明。
2021-08-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乙: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丙:明清时期的乡约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
勿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清朝的乡约仪式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2-01-30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大统一,大发展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康乾盛世”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清代人口与土地变化

时间民国总数(公顷)全国人口统计(亿)
顺治十八年
康熙二十四年
雍正二年
乾隆三十一年
5492577
6078429
7236429
7807156
1.21.5
1
1.21.4
2

——据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

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户部银库存银数(单位:万两)(部分年份)

年份库存年份库存年份库存
康熙六年249雍正一年2361乾隆一年3396
康熙十一年1810雍正二年3163乾隆二年3439
康熙十二年2136雍正五年5525乾隆三年3486
康熙五十三年4073雍正八年6218乾隆四十一年7466
康熙五十七年4432雍正九年5038乾隆四十二年8182

——据《中国大历史清(16441840)上》

材料二   如图为清乾隆二十四年徐扬所绘,反映了苏州商业的景象。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兴趣小组选取甲、乙两则史料的理由。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若对“康乾盛世”的程度作出评估,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史料?
2022-03-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明朝经济”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并使用了以下材料。

材料甲


材料乙

明朝经济增长率(1402- -1626年)

时段增长率
前期(1402-1449年)0.410
中期(1450--1581年)0.382
后期(1582-1626年)-0.098

材料丙



(1)提取材料甲中的相关信息说明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兴趣小组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明朝经济”的认识。
2021-07-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掌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为主题开展党史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群英结党救中华

材料一


何红舟、黄发祥油画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2009年)


(1)“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绘画作品可以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为什么以“启航”命名。
【任务二】改天换地兴伟业

材料二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共八大召开
19491950195319541956
(2)材料二是某同学梳理的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兴伟业”的大事记年代尺,但是内容还不完善。请为该年代尺补充一件“大事”(包括时间和事件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大事”写一段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可以围绕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任务三】踔厉奋发向未来

材料三       “数”读非凡十年(20122022年)

序号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2
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

——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1016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4中任选两项相互关联的内容,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谈谈你的感想。(要求:写出关联内容的序号,主题明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