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金属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中华土地上的古代先民每一次对其重铸,就象征着对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书写。某校学生以“铜—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主题开展了自主性探究学习,过程如下:

1.任务一:收集中华先民使用铜的考古证据。
序号考古发现     名称历史意义

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是我国目前发现铜采冶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

半圆形铜残片与两截铜管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可能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冶炼产物

网格纹青铜鼎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中国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青铜车马,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
(1)对上列文物的解读,可以推断中华文明最早拥有铜金属制品开始于(单选)(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万邦”时代       D.夏商时代
(2)上列文物中,能够反映中华大地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是(单选)(     
A.①                    B.②                      C.③                      D.④
(3)上列④号文物能够反映秦朝的(单选)(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宰相制度
2.任务二:收集文献中有关铜钱的记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西汉)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

②“(唐)武德四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每十钱重一两,计一千重六斤四两。”

③“(北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用也。孝文帝始诏天下用钱。十九年,公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

(1)上述材料中“元狩”“元始”“武德”“太和”属于(单选)(     
A.谥号                           B.庙号                           C.年号                           D.字号
(2)上述材料③孝文帝属于(单选)(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3)三则文献史料共同反映中国古代(双选)(     
A.政治制度建设                                             B.货币名称变化
C.货币制度改革                                                D.赋税制度演变
3.任务三:解读文物背后的中华文化。

任意选择上列文物中两件,依据示例,尝试多角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示 例:(F):中外文化交流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中国古代宫殿式大型建筑文化特色。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结合本题中提供的文物,概括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2024-04-1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图片信息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2 . 1987 年在广东省台山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该沉船后被命名为“南海Ⅰ号”。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船体最大、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现陈列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1.小李同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并阅读相关考古报告,整理了丰富的资料(见下图)。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A.船体残长约22 米,最大船宽约9 米,有15 个船舱
B.瓷器数量最多,以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瓷器为主
C.大量金器、铜器、铁器、锡器等,数量仅次于瓷器
D.大量金币、银铤、碎银、铜钱
E.生活用品、渔猎工具、动物遗骨、可食用植物遗存等
示例:
选择资料E,可研究宋代船员生活
选择资料___,可研究宋代制瓷业
选择资料___,可研究___

从“南海Ⅰ号”可以管窥宋代的对外贸易。 “南海Ⅰ号”出水物品以瓷器为最大宗,小李对如下两件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六棱执壶福禄纹扁壶
说明这种器皿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但是造型与中亚大食地区使用的金银器皿相仿此壶两面印有“福”“禄”字样及花鹿纹,其造型与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相似

2.从上述器皿图片及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为在历史长河中了解“南海Ⅰ号”所反映的宋代对外贸易,小李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3.请帮他完成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4-02-22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
3 . 上海博物馆东馆设有“中国历代货币馆”。

材料一

材料二   上海博物馆计划举办国内外特别展览,部分主题如下表:

国内馆展览主题

对话达·芬奇:

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

邂逅三星堆:

12K数字艺术展

古波斯的荣耀:

伊朗考古文物精品展

金字塔之巅:

古埃及文明大展

寰宇东西: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与世界

宝塔乾坤:

圆应塔遗珍展

出境展览主题

不朽的玉甲:

中国汉代文物珍品展

马可·波罗的世界:

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

至宝竞艳:中国陶瓷之美

材料三

(1)请将以下古代货币按时间顺序排列。(填涂英文字母)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归纳上述货币在铸币权、材质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特别展览设计了“A对话达·芬奇”、“B古波斯的荣耀”、“C金字塔之巅”、“D邂逅三星堆”主题。请将这些主题中涉及的人或物分别对应下列地图中的大致位置。(填涂英文字母)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4)上海博物馆的国内外展览计划中均出现了与马可·波罗有关的主题。这些主题旨在反映(     )(双选)
A.马可·波罗影响了中国B.古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D.中国的文化辐射西欧

(5)综合上述材料,以上海博物馆为例,说说博物馆的作用。
2024-03-29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经济与社会生活-【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4 . “南海I号”的发现

1987年广东省台山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后被命名为“南海I号”。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船体最大、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A.船体残长约22米,最大船宽约9米,有15个船舱

B.瓷器数量最多,以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瓷器为主

C.大量金器、铜器、铁器、锡器等,数量仅次于瓷器

D.大量金币、银铤、碎银、铜钱

E.生活用品、渔猎工具、动物遗骨、可食用植物遗存等……

(1)小李参观博物馆并阅读考古报告,整理了文物资料(见上图),请帮他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
示例:选择资料E,可以研究宋代船员生活
选择资料________,可以研究________
选择资料________,可以研究________

从“南海I号”可以管窥宋代的对外贸易。“南海I号,出水物品以瓷器为最大宗,小李对如下两件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六棱执壶福禄纹扁壶
说明这种器皿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但是造型与中亚大食地区使用的金银器皿相仿此壶两面印有“福”“禄”字样及花鹿纹,其造型与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相似
(2)从上述器皿图片及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3)为在历史长河中了解“南海I号”所反映的宋代对外贸易,小李制作了如下时间轴,请按要求完成填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去理解“(陆上)丝绸之路”,以下名称中最合适的是(单选)(     
A.沙漠绿洲丝绸之路B.草原丝绸之路
C.游牧地区丝绸之路D.中亚丝绸之路

“南海一号”的发现使昔日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变得更为清晰,宋元时的国际大港泉州也日益引人注目。小李找到了三段关于泉州的史料记录。

资料一   “带着满船的胡椒、芦荟木、檀香木、樟脑、精选的香水、珍贵的玉石珠宝、海枣、衣料等货物上岸,…街上有众多的游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照得特别灿烂;泉州港甚至比辛迦兰(广州)还大,它所在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般令人惊奇的货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地方,如北方的鞑鞋(或指俄罗斯),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

——1271年意大利商人雅各抵达泉州后写《光明之城》

资料二   “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至晚自两宋之交时起,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即逐渐形成蕃商聚居街区,迨南宋季年,在州城之南,即泉南是所谓的“蕃坊”。

——(南宋)祝穆在《方舆(论) 或 与胜览》

资料三   宋朝“胡贾航海踵至,富者赀累巨万,列居城南。”而南宋乾道七年汪大猷知泉州时“蕃商杂处民间”。

——乾隆《泉州府志》

(5)对泉州盛况的描述上,上述材料在哪些方面可以互证,试加以说明。
2023-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史料
5 . 货币与文明

货币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校集币社以“货币与文明”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

货币是经济流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1)下图所示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据学者研究,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该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双选)(     

A.丝绸之路的起源B.早期货币的形制
C.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D.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
(2)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和货币有关的实物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A.元朝纸钞B.拜占庭帝国金币
(出土于北魏墓葬)
C.“五铢”铜钱范D.法币
钱币说明
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
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
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
(3)下图是1944年美国等44国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场照片,该次会议达成的协议(单选)(     

A.结束了白银铸币的国际货币传统B.形成了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
C.建立了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D.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屡屡撬动着中国的命运。集币社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如下卡片:

(一)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不但赋税折银征收,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二)成书于17世纪初的《牡丹亭》、“三言二拍”等戏剧、小说中,有大量的描绘当时民众使用白银购物的情节。(三)据学者研究,19世纪初,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1840年,一两白银已经可以兑换1320文铜钱。
(4)卡片(一)描述的赋税制度是,推行者是。(填写内容)
(5)卡片(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白银流动问题。
A.西、葡开辟新航路B.英国进行鸦片走私C.日本逼签《马关条约》D.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卡片(二)中导致当时民众大量使用白银的外部因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卡片(三)中反映的白银与铜钱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6)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货币变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4-06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经济与社会生活-【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6 . 随着新史料的不断出土,对于秦朝的历史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比如秦二世到底是如何继位的?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为了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A:秦始皇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遣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B: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C: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派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问题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单选)
(2)辨析上述材料,判断三则材料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3-07-03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史料
7 . 拿什么证明你,“丝绸之路”

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2ct左右)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史料:

A:《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3000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B: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C:东罗马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

D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窑砖瓦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1)若你支持第一个观点,请结合所学列举自汉至唐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2)若你支持第二个观点,请说说你会选以上哪些史料作证据,并说明理由。
2023-08-09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
8 . 文物“述”史。

广州的几所博物馆中,藏品占比最多的是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的文物。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1)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广州几所博物馆中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文物居多”的是(双选)(     
A.瓷器与茶叶是广州人首要的生活物品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
C.瓷器与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D.广州工匠具有成熟的制茶和烧瓷工艺

材料   组一

文物样式

名称乾隆广彩西洋人物瓷茶叶罐晚清洋人巴夏礼夜壶晚清圆雕洋人贡碟
简介广彩外销瓷器,绘有西洋人物风情图,形象逼真,迎合了欧洲市场的需要。陶塑匠人制做的夜壶(俗称尿壶)。巴夏礼曾任英国驻广州领事。器身西洋人物曲膝弯腰抬首,手持拐杖,腰挂掠夺物品。
(2)材料组一的文物能够“述”给后人的历史内容是(双选)(     
A.清代的手工制造水平B.制作工匠的共同认知
C.制作工匠的个人看法D.清代洋人的真实面貌
(3)观察材料组一的文物,简述中国匠人制作的西洋人物造型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组二英法进占广州城后……或出于报复,在广州城内大规模拆房烧街……广州城内富户大多迁出城去,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房屋和街道都面临重新修建,直到18617月英法联军撤出前,……还看得到郊区许多地方都被火烧过。

——【英】斯坦利·菜恩·普尔《巴夏礼在中国》

清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占领军成立“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殖民统治。英法联军在广州无恶不作,英军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227000两。……广州一法人被杀,法兵屠杀华人43名。……英军进犯广东新安城,屠杀数千人。

——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

(4)与材料组二史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单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根据材料组一、组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组一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不同造型的原因。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博物馆功能的视角,谈谈如何理解“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2024-04-11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图片信息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9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巩固伟大祖国的统一历史。


   
1.观察上述文物,请按照出现的时序排列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为进一步研究图C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小黄同学收集了如下古诗。

《李波小妹欣》:“李波小妹字雍容,赛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魏书李安世传》

你认为,这段材料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请依据列表要求,将下列史事按交往方式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出击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开设榷场互市
E.唐蕃和亲       F.册封俺答汗       G.专设理藩院       H.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民族关系主要方式事件
(1)冲突战争
(2)友好往来
(3)管辖治理
(4)商贸交易
(5)改革调整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10 .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曹小二同学在学习完古代世界的文明后,对它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找到了一份《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的地图,在图中用数字标注了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著名文明(文化)的地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明代号。

   

描述字母描述字母
①世界上最早成文法诞生地____③建造规模宏大的地上陵墓____
②古代世界民主政治试验场____④地跨欧亚非环地中海帝国____
(2)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的情况,以下材料中最可采信的证据是(单选)(     
A.史学家的研究论文专著B.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实物史料
C.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D.实地探访所得到的口述材料
(3)除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外,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它们是(双选)(     
A.玛雅B.印加C.大津巴布韦D.马里
(4)曹小二同学在学习完这一课后,做了如下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
A.如图所示区域文明在地理环境上具有共同点,它是____。
B.如图所示区域文明都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哲学、数字等。
C.早期的古代文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____的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和____。
2023-07-03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