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18 道试题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晋《博物志》载:“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唐人编写的《大业拾遗录》中记载:“四年……(隋炀帝)改胡瓜为白露黄苽。改茄子为昆仑紫苽。”唐人孟诜在《食疗本草》中又记录另外一个说法:“胡瓜……北人亦呼为黄瓜,为石勒讳(言‘胡’字),因而不改。”这些变化折射出(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B.政府推广种植经济作物
C.统治者对社会文化的影响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2024-05-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
C.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D.封君封臣制度是始终稳固的政体
2024-05-25更新 | 73次组卷 | 22卷引用:押新高考第11-12题 世界古代史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同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   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 “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 “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     俗体育活动内容。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的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体操课程。1903年,清政府实行“癸卯学   制”,标志着体育在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正式产生。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推广到全国。体育课的广泛开展。增强了国民的体质,还在凝聚国   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

材料三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   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体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2024-05-14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稷下学宫”

20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稷下学宫”这个概念,部分专家考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稷下学宫”一词来自1944年郭沫若写的《庄子的批判》一书。结合文献和目前考古勘探发掘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稷下学宫”。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关于“稷下学宫”的记载

西汉《史记》“高门大屋”
西汉《盐铁论》“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极下先生千有余人。”
东汉《中论》“昔齐桓公田午(前374—前357在位)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北宋《稷下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北宋《太平寰宇记》“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
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对“稷下学宫”这一历史概念进行说明。
2024-05-14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5 . 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2024-05-13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6 . 据云梦秦简记载:采矿两次评为下等,“赀 (罚)啬夫一甲,佐一盾”;三年连续评为下等,“赀啬夫二甲”,并撤职永不叙用;“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赀啬夫一盾”。这说明秦代(     
A.突破“工商食官”格局B.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
C.强化经济指标考核制D.设置专吏管理民营作坊
2024-05-11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这反映出(     
A.藩镇割据导致了安史之乱B.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弱化
C.宦官专权激化了阶级矛盾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2024-05-10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4-05-10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东周时期,各类民间音乐百花齐放,出现了具有商业性质的专业乐人和进行音乐消费的娱乐场所。据《苏秦列传》记载,“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宗法分封体制遭到破坏
C.礼乐制度的传承D.思想争鸣促进艺术创新
10 . 《史记·平准书》记载为:“至孝文时……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这些措施旨在(     
A.彻底消灭匈奴部族B.善待少数民族部落
C.加强边境守备力量D.笼络人心巩固统一
2024-05-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