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此,孙中山主张(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建立民国
C.节制资本D.平均地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中的党史

1   1932年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票,图案是地球上飘扬着一面旗帜,旗帜上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2   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陕甘宁边区“农耕图”邮票,图案为一位农民正在赶着牲畜耕地。3   1949年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最左面为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毛泽东旗帜下进军,右方是淮海战役的作战地图。

解放区邮票是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的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大行政区发行的邮票。由于解放区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控制区,因此所发行的邮票也称“红色邮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邮票中的党史”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4 .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出台“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的规定。为了纪念英雄,传承英烈精神,保留了8个使用英雄姓名命名的县市,成为城市的记忆。下表为名称及由来,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广东省

中山市

原名为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后升级为中山市。

陕西省

志丹县

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的创始人之一刘志丹烈士,而改名为志丹县。

陕西省

子长县

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原名安定县,1942年为纪念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

山西省

左权县

原名为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陕西省

子洲县

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共进社领导人之一。民国十年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八年由于叛徒出卖,被捕病逝狱中。)命名该县为子洲县。

河北省

黄骅市

1945年,为纪念牺牲于境内的原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烈士而更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县设市。

黑龙江

尚志市

原名珠河县,1946为纪念抗联三军军长赵尚志和他所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英雄事迹,改名为尚志县。

吉林省

靖宇县

原名蒙江县,1946年为纪念东北民主抗日联军总司令、民族英雄杨靖宇殉难而改名为靖宇县。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3-09-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指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这一口号的提出背景是(     
A.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阶段
C.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决战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6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2次组卷 | 9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滦州的东邻昌黎县乡民曾聚众捣毁清政府制盐局,北邻迁安民众曾痛打知县,西邻丰润组成了华北救命军。义和团大师兄张洪一直在滦州北部坚持反政府斗争,滦州起义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东方圣人”、“关东大侠”的吴禄贞、蓝天蔚二人与宋教仁等于1907年在奉天(今沈阳)建立中国同盟会辽宁支部。八国联军由天津东下时,滦州属必经之地。联军所到之处,扶植痞棍,横行霸道……仅自光绪九年(1883年)以后滦境东南频河地区竟有480余村被水湮没。沧桑改易,民无栖止,境内饥荒,富庶气象荡然无存。春苦风而夏苦雨,十年九不收。

——摘编自《滦早志》

材料二1911年10月,清政府为炫耀军威,决定在直隶永平府地界内辖地(大致今秦皇岛、唐山地区),举行新军军事演习(也称“秋操”)。清政府万万没想到,参加演习的部分将士早已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们决定“暗带子弹,相机起义”。正在这时,武昌起义爆发。这一方面打乱了清政府的秋操部署,另一方面也极大鼓舞了滦州准备起义的新军官兵。参与滦州兵谏的20镇各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志同道合,以推翻清廷为目标,密图在驻地滦州举义。12月31日,驻扎在滦州的第七十九标新军公开起义,响应南方革命。1912年1月3日,他们在滦州城举行大典,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并通电全国。1月4日革命军乘车西进,准备直捣清廷。于雷庄处被围,大部官兵遇难,起义失败。中山公园的纪念墙上记录了1936年颁布的《国民政府令》:“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摘编自《辛亥滦州起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滦州起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滦州起义的历史价值。
2023-05-10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 年10月,毛泽东起草了《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以下是《草案》的部分内容:

一、双方共同承认,一致努力于下列之伟大的政治任务:

甲、实行对日武装抗战,保卫与恢复全中国之领土与主权;

乙、实现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之抗日救国联合战线;

丙、实现依据民主纲领而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

二、为力求以上政治任务之完成,同意实行下列各项必要的步骤与方法:

甲、双方立即停止军事敌对行为;

......

丙、国民党方面要改革现行政治制度,撤销一切限制民主权利之法令,惩办汉奸与亲日分子,释放政治犯,释放已被逮捕之共产党员;共产党方面停止以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之言论与行动。

丁、迅速建立统一全国的军事指挥机关。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贯彻全民族抗战的。
2023-03-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汉时期,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厚葬之风终汉一代都极为炽热,“生不极养,死乃重丧”成为风俗的流弊,如“京师贵戚…或至金缕玉匣,多埋珍宝”。这一现象反映出汉代
A.儒家思想影响增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僭越礼制现象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10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两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所举事例应体现不同斗争形式)

材料二 1930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匪区”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匪区”的民众都分了田地。

——某国民党军官的信(1931年)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条件。

材料四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全民族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3)根据材料四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2021-03-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