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据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隋唐时期户数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890多万户
唐太宗贞观初年200多万户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18万户
A.隋炀帝时期户口数可能有夸大B.唐朝前期社会发展较为稳定
C.天宝年间户数为唐朝人口顶峰D.两税法推动玄宗时户数激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这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启迪。下面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朝代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治国思想
王位世袭制君权神授,替天行命(即受天
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内外服制命而王,听命于神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原始民主传统敬天保民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家思想“以法治国”
内外朝制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制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
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唐中期以后“藩镇制度”文武并重,兼容并包
北宋“二府三司”路州县制;设“通判”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中书省行省制;设宣慰司管理边疆事务附会汉法,实施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废宰相;设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明初)重典治国
设军机处省府(州)县三级制;督抚制敬天、法祖、勤政、亲贤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朝代,围绕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朝代,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理了如表格。据此可知
时间国家法律
1860年《食品与饮料掺假法》
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2003年《食品卫生法》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A.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得到提高B.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C.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D.世界各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

4 . 下表为秦汉时期三则与文书相关的文献记录。这反映出该时期(       

内容节选

文献出处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

云梦秦简《田律》

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汉书·贾谊传》

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汉书·刑法志》

A.文书制度开始出现B.政府决策效率提高
C.国家法律体系完备D.官僚行政管理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货币集团

货币集团

成员国

英镑集团

英联邦各成员国(加拿大除外)以及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埃及、伊拉克、阿根廷、巴西等

法郎集团

法国本土以及法属殖民地和托管地

美元集团

美国、加拿大以及中美洲一系列国家

这些货币集团的出现(       

A.确立了世界货币体系B.冲击了美国经济霸权
C.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D.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的名称

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本是一脉相承的政治势力,因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与敌对势力斗争的侧重点不一样,形成了三种分称,各阶段的政见主旨和人们所给予的褒贬也寓于其中。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三种分称所作的历史解释。

分称时期政见主旨
(1)维新派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8年)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以消弭革命于方萌
2)保皇派保皇活动时期(1898年戊戌政变后—1905年)保护(要求归政于)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联系革命派并与其论战
3)立宪派立宪运动时期(19061911年)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试仿照对分称(1)(2)的解读,撰写分称(3)的政见主旨。
(2)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并据此推测1911年以后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中的一条或多条信息,谈谈你对政治派别名称的褒贬性的认识。
2024-03-18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史料出处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漳州府志》(1573年)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福州府志》(1613年)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明)苏琰《朱锁疏》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8 . 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士族的状况。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       

士族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颖川皮氏

庾峻、庚地、庾阐

儒学造诣很深;庾阐为山水诗之先驱

颖川钟氏

钟繇、钟会

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河东裴氏

裴驷、裴子野

善礼乐制,讲求经世致用,文章为后世所推崇

琅琊王氏

王敦、王导、王義之

工于书法,政治地位和文学修养甚高

A.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B.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复兴
C.促使儒学成官方正统思想D.严重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1922年6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所发表的若干言论。据此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当时(       

言论

出处

和平自然是我们所不排斥的,但是虚伪的妥协和平,愈求和平而愈不和平的伪和平,乃是我们所应该排斥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
我们并不菲薄你们的理想的主张,你们也不必菲薄我们的最低限度的主张。如果我们的最低限度做不到时,你们的理想主张也决不能实现胡适:《这一周》,原载《努力周报》第10期(1922年7月9日)
依着你们最不努力的方法,你们最低限度是永远做不到的……我们殊不愿上你们无革命精神的大当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1922年12月15日)
A.新文化运动受到政治干扰B.各阶层积极探索救亡道路
C.中国共产党主张革命救国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史料可用于说明,宋代(       
史料出处
(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圩田十居八九,皆是就近湖泺低浅去处,筑围成埂”《宋会要辑稿》
(淮南)“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宋史》
(浙江瑞安)“围塘外涂地为田,而穴塘引河以溉”(南宋)袁燮《絜斋集》
A.江南地区得到深入开发B.农业耕作方式取得进步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
2023-06-26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