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玛雅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将玛雅文字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被祭司垄断。这一现象
A.是愚民政策的体现B.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中
C.不利于文明的传承D.反映出君权神授理念
2022-05-31更新 | 506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粮食储备历史从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夏、周时代粮食储备已发展成为一项财政制度,中央、地方都已初步建仓,《周礼》中提出“荒政委积”是最早的粮食备荒储备。汉代仓储制度逐渐丰满,中央设立太仓、常平仓,郡、县两级另有常设之仓。至此中央与地方两元储备制度基本建立。

——摘编自高瑛、储新元《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历史流变与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隋朝粮食储备体系渐趋完备,包括太仓、转运仓等中央储备,正仓、常平仓等地方储备,义仓等民间储备。正仓是指国家设置于各个州(郡)县的仓库,来自州(郡)仓和县仓收纳百姓所交租税,用于上缴中央太仓、供应军队、支付地方官员的禄粮以及驿递丁夫的口粮。常平仓粮食由地方政府在粮食丰收时高于市价购进,歉收时低于市价卖出,以平抑物价、赈灾备荒。义仓是设在村社,由百姓自愿捐纳,委托社司管理,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储备。隋朝开创的中央、地方、民间三元储备体系在宋朝以后固定下来,对后世产生深远了影响。

——摘编自叶炜《隋唐时期的粮食储备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时,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汉代统治者的上述做法旨在
A.加强儒学独尊地位B.推进以礼入法
C.维护社会伦理秩序D.创新基层教化
2022-05-25更新 | 797次组卷 | 1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成功至1913年年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公益团体。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行政建设,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团体的踪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传统伦理观念崩溃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政策环境相对宽松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022-05-25更新 | 598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明苏州地方官黄希宪说:“吴中五方杂处,日食甚繁……吴所产米原不足供本地之用”。江南所需的粮食的一半是从湖广、江西及皖南运来。雍正帝在朱批中道“朕知江浙粮米历来仰给于湖广。”这主要是由于江南地区
A.商品经济发展B.农业发展迟滞
C.生产技术落后D.奢侈习俗风靡
2022-05-21更新 | 551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B.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
C.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D.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2022-05-14更新 | 1812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因为
A.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B.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
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商业革命的发生扩展
2022-05-14更新 | 102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01-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达50%左右。10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A.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D.国家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
2022-04-27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2022-04-22更新 | 1607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2022-03-16更新 | 2854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