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建成了“南京城墙‘一张图’文化遗产数字档案系统”,后续还将在此基础上建成南京城墙“一张图”文物资源管理平台。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②有助于深化对南京城墙的研究
③完善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                  ④体现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2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唐本草》

我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神农本草经》,南朝陶弘景在此基础上撰著了《本草经集注》。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敬等官员建言朝廷重修本草,以改变当时药物名实混淆、记述不全的状况,获朝廷批准。在编修过程中“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两年后修订完成。“及奏,上问曰:‘《本草》行来自久,今之改修,何所异也?’于志宁对曰:‘……弘景僻在江南,不能遍识药物,多有纰缪。其所误及《别录》不书四百有余种。今皆考而正之。《本草》之外,新药行用有效者复百余种,今附载之。此所以为胜也。’”

《唐本草》共54卷,收录药物844种,其中包括由天竺传入的豆蔻、波斯传入的青黛等多种外来药物;并首创通过绘图来描记药物的形态和颜色标准,有本草图25卷、图经7卷。


依据材料,指出《唐本草》与《本草经集注》相比有哪些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97年1月6日,马萨诸塞州的约翰·纳佐罗从海盐和海带店中提取矿物碱并制钾盐的改良方法获得了专利批准(右图),该文件有乔治·华盛顿总统、国务卿和司法部长的共同签名。它反映了当时美国(     )
A.联邦政府对专利保护的重视B.化学工业兴起推动制盐技术进步
C.马萨诸塞州拥有较大自治权D.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立并彼此牵制
2023-03-31更新 | 552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5 . 清朝前期的边疆治理

材料一

                    清朝形势图(1820年)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 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施的策略是:第一,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在东北和伊犁地区设立将军制度,在蒙古设立盟旗制度,在西藏设立噶厦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沿袭以前的伯克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实行基本与中央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第三,恩威并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第十章第二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蒙古族和藏族地区为例, 概述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统治与管理的主要措施及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列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中的东晋时期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部分)及简介中的信息反映出(     

图中人物头戴高冠,身穿袍服,手拿团扇,右侧有曲盖、节、麾、幢图中厨房摆满了石白、磨盘、精美的酒坛,鞍形烤炉等用具图中的田地里,阡陌分明,庄稼茂盛,田边有犁、耙等农具
A.图中人物身份表明门阀士族兴起B.面食已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食物
C.该地生产生活深受中原文化影响D.传统绘画“以形写神”的特点突出
2024-05-0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起,清政府在西方耶稣会士的帮助下,历十年之久,对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测量,并利用欧洲测绘技术制成了《康熙皇舆全览图》。《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       
A.为《尼布楚条约》签订提供依据B.顺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C.反映了士人热心西学的开放心态D.开创了绘制疆域地图的先例
2024-04-02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

   

                 战国秦汉的农牧业分界线变迁图

上图的农牧界线在秦汉时期历经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逐匈奴,取得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4县,并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7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两次大规模移民戍边,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至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又向北移动。

——摘编自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评析战国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动。
2023-05-30更新 | 66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东晋顾恺之绘制的《洛神赋图》(摹本,局部),以下对于该图原作的评论,正确的是(     
   
A.实践了“以形写神”的艺术理念B.反映了“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C.描绘了战乱年代颠沛流离的场景D.体现了佛教对于文化艺术的影响
2023-05-30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