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关于秦朝徭役,《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失期,法皆斩”的记载。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徭律》却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及时出发),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可见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B.《史记》属于私人修史可信度低
C.考古发掘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
D.《秦律》客观再现秦朝历史全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杨时师从程颢、程颐兄弟,一生精研理学。他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体系,后人称其学说为“程氏正宗”;又吸收了张载“气”的思想,使理学更加系统化。相传杨时从程门辞别南归,程颍送别时说“吾道南矣”。据《宋史》、明弘治版《将乐县志》等记载,一次,杨时与好友游酢赴洛阳拜见程顾,“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杨时的弟子有罗从彦等人,罗从彦传弟子李何,李何传弟子朱惠。朱惠称颂杨时为“孔颜道脉,程子箴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杨时“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居功至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杨时的著作有《二程粹言》《龟山集》等近十部,将乐至今仍存留杨时故里、杨时墓、龟山公祠等遗迹。

——据常乃惠《中国思想小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研究杨时所采用的主要资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杨时在传承与发展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2021-05-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记载,古代雅典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合格而忠诚的公民,满足不同职业的人才需求,建构了与其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教育体系。古代雅典公民教育体系的建构
A.有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实施B.使公民大会决策效率得以提高
C.缓和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D.旨在培养不同层次的公民群体
2022-01-22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2月份历史试题
4 . 《墨子·鲁问》一书中记载墨子评鲁班制作出的木鹊:“子之为鹊也,不如翟之为车辖,须臾刘(削刻)三寸之木,而任(承载)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意在
A.宣扬劳动实践意义B.弘扬工匠精神
C.强调技术实用价值D.鼓动富国强兵
2021-05-08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布的输入源源不断。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半”厦门开市通商后,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英国首先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欧洲市场,接着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的各纺织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再把制成品输入印度。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到19世纪中叶,印度已从棉布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人口在全球占比为22%,而此时中国纺织工业的棉纺锭(513万锭)在全球占比仅为5%,棉纱年产量(43.7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7.8%。……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乡人民服饰“蓝、黑、灰一抹色”的情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服饰多样化以至时尚化。反映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时装和华丽的家用纺织品,进入城乡普通人家。人民群众衣被的普遍改善,已成为“全面小康”和“时尚中国”的一个重要元素。到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经济总量总体上在全球占比在55%以上。中国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在全球占比在57%;棉型纱产量3538万吨、棉型织物产量893亿米,其全球占比都在55%以上。更具可比性的“纺织产业纤维加工量”,从1978年的276万吨(全球占比为10%),逐步发展到2015年的5300万吨(全球占比在55%以上)。

——摘编自陈义方《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两国棉纺织业面临共同的境遇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候斯也作诗云:“近闻回中章大作,不向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
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
2021-05-12更新 | 71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马球源于波斯,如图是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据记载,唐代22个皇帝中18个喜好马球运动,并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些可用于佐证唐代
A.马球运动盛行于西北地区B.驯马技术比前代更加娴熟
C.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D.陶瓷造型精巧、神态逼真
2021-05-12更新 | 168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50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押题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