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如图为陕西出土的西周中期青铜器-裘卫四器之一,裘卫四器的铭文记录了一庶姓贵族卫快速积累土地、财富,成长为大贵族的过程,铭文中透露出卫对“获取大量土地”的自豪感。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土地所有制度松动B.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C.荒地得到大量开垦D.血缘政治得以强化
2022-05-25更新 | 1221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2 . 卜辞中常见商王组织或亲自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记载,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癸未卜,有祸百工。”这反映了,商代
A.神权对王权的支配B.国家对经济的重视
C.小农经济占据优势D.卜辞左右社会生产
2022-03-04更新 | 36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借扁鹊之口提出病有“六不治”,为“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这一记载说明,先秦时期()
A.医生职业已得到广泛认可B.中医学理论发展臻于成熟
C.医患关系得到了有效规范D.医生的医学认识渐趋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
A.地方官员权力不断收缩B.封建政府行政效率降低
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
2022-04-23更新 | 330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5 . 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晋士族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出:“(描绘人物)若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世说新语》中也有大量南朝名士关于品评人物形体之美的记载,如“妙有姿容,好神情”等。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A.盛行笔墨情趣的艺术风气B.士人文化引领社会时尚
C.追求以形传神的创作理念D.民族融合促进艺术发展
2023-02-28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至唐前期,绢帛广泛流通。在隋代,绢帛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超过了铜钱,执行着货币的主要职能。在唐代,政府曾多次下诏,规定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并规定了绢帛的标准定式是幅广一尺八寸,长度以四寸为一匹,五丈为一端。《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记载:“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帛未穷’”。

——摘编自曹祥凤《唐代货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至唐前期绢帛作为货币广泛流通的历史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户口数的真实含义

据推算,宋代的最高垦田数大约是7.2亿亩。宋太宗时开始在南方水稻区扩种麦豆类作物,同时在江淮之间推广水稻,以充分利用地力。1012年,真宗下令从福建运送三万斛早熟耐旱的占城稻种,到受旱地区推广,并在宫中试种,让百官了解新品种的效益。

根据北宋后期的户口分布状况分析,总数1亿左右的人口中只有不足4000万分布在北方,而西汉末年在关东地区就有约3500万人口,与西汉的关东相比,北宋北方的范围还是比西汉关东范围大。可见在宋代的北方,只要能维持1000年前的生产水平,就完全能够供养这些人口了。

余下的6000多万人口对南方来说,却并不是突然之间出现的。从两汉之际的人口南迁算起,南方的开发已经进行了1000年,实际人口在南朝时已经突破3000万。从唐朝后期开始,除了供养本地的人口外,南方还要向北方提供粮食、纺织品和其他财富,实际的生产能力早已超过了本地人口的需要,完全具有扩大人口规模的物质基础。1102年南方人口密度最高的两路——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也没有超过100/平方千米(以每户5人折算,以下同)1123年也只有成都府路的人口密度高于100;而西汉的关东,平均人口密度是77.6/平方千米。

宋代南方、特别是江南和福建的人口增殖之快,以及由此引起的耕地不足的矛盾,从不举子(即杀婴)之风的盛行亦可见一斑。宋代的北方就没有发现这样的记载,此前的唐代和此后的元明时代江南也没有如此严重而普遍的杀婴现象。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当时人口超越负荷之后,所出现的自发性调节”。

——摘编自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宋代历史有何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保定满城区发掘一座汉墓。据《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今天的满城为西汉中山国属地。墓葬中出土有铸行年代为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的五铢钱。墓葬中出土的铜器有西汉早中期的特征,但未发现具有西汉晚期特征的器物。铜器多见“中山府”“中山内府”等铭文,一些器物的铭文中,有纪年的标注,如32年、34年,最多的达到39年。据《汉书·诸侯王表》,死于汉武帝时期的中山王只有靖王刘胜(在位42年)、哀王刘昌(在位2年)、穆王刘昆侈(在位21年)、顷王刘辅(在位3年)四位。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断定墓主身份是刘胜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记载:1889年的福州,“工匠不能替他的工人谋得职业,这些工人在过去茶叶上市时,总是忙于装修茶箱和茶盒的……现在只有一半人是运茶所必要的。这些人成为目前可能发生的骚乱的根源。”这一现象
A.促使传统经济模式开始解体B.反映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下降
C.说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推动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