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丰富的牛肉菜品,如牛肉羹、烤牛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B.自耕农生产遭遇了困境
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花生的起源,有学者认为中国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学者对此质疑。

材料

①西晋稽含的《南方草木状》(304年)中,对千岁子的描述说: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须绿色,交加如织……干者壳肉相离,撼之有声。从其记载所述的性状来看疑似花生。(注:同时千岁子这个名称在《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中又名仙人掌草,是一种攀缘在岩石上的植物。)

1958年在浙江省吴兴钱山漾原始社会遗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种子。用碳14年代测算法对两地与花生同一灶坑出土的稻谷、木炭等遗物测定,距今分别为4700±100年和公元前2800±145年。

201442日,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个花生全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证田间栽培的花生是两个野生种自然杂交的后代,而二者的原产地均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一带,时间公元前3000~2000年。

④南美洲的花生野生种群,分布在从巴西北部至南纬35%的区域,我国属于这一气候类型的地域宽广,又有干湿交替适合野生种群生长与保存的条件,尤其在福建、云南、江西、广西等未垦殖的林区边缘地带。

——摘编自游修岭《说不清的的花生问题》等

根据材料,说明学者质疑中国是花生起源地的依据,指出运用史学界有争议的史料应秉持的态度。
2024-05-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3 . 航济亭是北宋时期位于明州(今宁波)定海的驿亭,下表是关于航济亭的记载。根据材料,下列论述合理的是(     
出处内容
罗濬《宝庆四明志》航济亭,县东南四十步,元丰元年建,为高丽使往还赐宴之地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二年五月壬辰,赐明州及定海县高丽贡使馆名曰乐宾,亭名曰航济
王应麟《玉海•宫室》元丰二年明州及定海县作高丽贡使馆。五月二十五日赐名乐宾(亭曰航济)
A.史料形成时间决定价值程度B.海路在北宋外交中发挥作用
C.材料都是二手史料,可信度低D.明州主导北宋对外贸易通道
2023-06-08更新 | 34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农民如何收割水稻,史书上不曾记载,而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弋射收获图》(局部,见下图)则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收割水稻先割谷穗,再刈谷草的情况。据此可知,汉代画像砖(     
A.具有弥补史书不足的作用B.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原貌
C.可以纠正史籍记述的错误D.是最真实可靠的研究史料
5 . 据殷墟卜辞记载,历代商王都以天干为名号,如大乙(太祖子履,即商汤)、太甲(太宗子至)盛庚(圆耀子旬)、武丁(高宗子昭)、帝辛(纣王子寿)等。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涉及到商代的(     
A.国家组织形式B.王位继承法
C.诸子分封次序D.内外服制度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元时期,茶叶“出于闽中者,尤天下之所嗜”。以北苑为代表的建安茶园被列为官茶园。北苑茶品种繁多,《东溪试茶录》中记:“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次曰甘叶茶、三曰早茶、四曰细叶茶、五曰稽茶、六曰晚茶、七曰丛茶。”制作贡茶的茶叶取用早茶以上的茶种,其制作过程十分讲究,也特别奢靡。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大观年后,建茶岁贡20余万斤。除上贡朝廷外,还有大量销售。南宋以后,建茶产量更是剧增。鸦片战争后,福建茶叶生产在商品经济大潮下迅猛发展。1853年,朝廷准许闽江上游茶叶改由福州海运出口。洋行买办内地收购茶叶制度的实行,直接将内地茶叶经济与沿海茶叶贸易对接起来。1858年,外商到中国内地购货出洋只要缴纳一次2.5%的子口税,极大降低了从武夷山运茶出洋的成本。19世纪70年代晚期,福州茶叶输出居全国之首,走向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

——摘编自刘锡涛《试探福建茶叶生产及近代茶叶外贸鼎盛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福建茶叶“尤天下之所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福建茶叶贸易发展的背景。
2023-03-07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表为有关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大麦生产的出土部分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内容出处
1“延昌卅六年丙辰岁二月廿日,宋口(注:残缺)",“边夏孔进渠常田叁亩,亩与大麦”。(大意为农历二月二十日,宋某租种了孔进梁三亩地,所种谷物为大麦)《高昌延昌三十六年(596年)宋某夏田券》
2626年五月(农历)高昌某寺的食品消费中,有“《(大麦)五斛、糜一斛二斗,用雇外作人十人,用刈麦(注:割大麦)并食粮”的记载。《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例月用斛斗帐历》
3高昌县令各乡“准家口多少各贮一年粮",“其大麦今既正是收时,即宜贮纳讫速言”,落款时间五月十九日(农历)。(大意为防止灾荒发生,官方命令各家要储粮备荒)《唐永淳元年(682年)西洲高昌县下太平乡符为百姓按户等贮根事》
根据材料,推断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大麦成熟的大致月份,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如表推知,光武帝的度田措施旨在(     
东汉光武帝度田(丈量土地)的相关记载   
内容文献
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后汉书·刘隆传》
十六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于是南郡太守刘隆亦系狱,上以隆功臣也,免为庶人。《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增加政府赋税收入D.重构封建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记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共掠夺煤炭1.15亿吨,钢材1308万吨,生铁300万吨;在东北开采石油年均20万余吨;收缴粮食为3330.8万吨,其中1130万吨被运往日本。日本此举的目的是(     
A.满足日本拓展市场的需要B.变中国为其经济附庸
C.消灭中国抗日的物质基础D.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3-05-08更新 | 444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10 . 下表为《部分省方志中关于辣椒最早记载情况表》,此表可用于(     
省份最早年份所查方志
浙江1671《山阴县志》
辽宁1682《盖平县志》
湖南1684《邵阳府志》
河北1697《深州志》
A.合理推断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路径B.准确把握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点
C.分析亚洲与美洲间的物种大交换D.研究物种传入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