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     
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
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照汤因比的说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长期历史中经过筛选淘汰而传衍下来的。那些已经“消逝”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现在都不能独立存在,有的已经成为“化石”了。然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都曾是有功之臣。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 . 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住着封建官僚、军队及其家属以及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此外,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因此,城市封闭结构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前期(     
A.政府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B.税制创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政府的扶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D.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
4 . 在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中出现最多的字依次是吉、凶、祸、福、贫、富、利、害等,几乎找不到德、仁、义等字眼,这与同为卜问吉凶祸福的周人的《易》,动辄“天德”“修身”“大义”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     
A.秦人的迷信思想衰退B.秦文化功利主义色彩
C.焚书坑儒摧残秦文化D.秦国移风易俗最彻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8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79年,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励制度。”报告所述情况主要得益于(     
A.经济政策适时调整B.城市改革普通展开
C.乡镇企业广泛建立D.市场经济逐步推行
2022-11-27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革命之前和革命之初,英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王室的领地收入等封建收入维持,虽然国王和议会围绕征税权在进行斗争,但税收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英国革命中和革命后,消费税和土地税制度建立起来,关税也进一步增加,最终形成以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税收格局,国家财政收入也以这三种税收为基础。 据统计,1689—1714年间,英国财政总收入为1.196亿镑,其中议会批准的直接税收入占39.98%,议会批准的间接税收入占56.9%,而王室财产收入仅占1.09%。英国财政革命完成了由“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梁发芾《财政革命开启近代英国强盛的先机》

材料二   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经济工作的决定》。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公粮和城市税收。《决定》规定,公粮除地方附加粮(一般为正粮的)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税收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收入统归中央财政部调度。从第二季度始,中央已不再需要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物价从3月份基本稳住,4、5月连续下跌,中国连续12年通货膨胀的历史至此结束。从1980年起,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确定地方财政的包干基数,若结余则上缴中央。1988年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从1992年开始,已有辽宁、浙江、重庆、武汉等九个省市正式进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对财政收入支出重新修定,按照以税种划分原则,扩大了地方财力,中央则从共享收入的增量中分得一些 财力。

——摘编自孙文学、齐海鹏等编著《中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财政体制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对财政体制作出的调整及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中英两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得到的启示。
2022-11-07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新的城市用语。城市流行用语的变化反映出(     
时间新的城市用语
1872年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
1893年电气灯、电报、东洋车、马路、外国戏院
1906年领事、公司、洋务局、制造局、招商局、师范学堂、银行
A.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B.近代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C.物质生活取得巨大进步D.中西方文明对抗与融合
8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     

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
2022-09-08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苏联将积累率从1925年的9.7%高到1928年的20.8%,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由1925年的90.3%为1928年的79.2%,苏联这一调整意在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为工业建设积累资金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D.推动农业集体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