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超额完成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B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C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居世界第一、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里面中国占有7席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D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设立亚投行中国正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A.AB.BC.CD.D
2024-04-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2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牵连致死者3万余人。关于胡惟庸被杀原因,朱元璋口谕:“(胡惟庸)窃持国柄,枉法污贤”,未提谋逆之事;《明太祖实录》记载:“丞相胡惟庸等谋逆”,这一说法被后世史家反复转引。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朱元璋口谕内容因具有主观因素,说法不可信
②《明太祖实录》属于官修史书,说法是可信的
③明初宰相胡惟庸被诛杀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
④探究胡惟庸被杀之因须搜集更多史料加以辨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何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汉武帝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
B.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C.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
D.因使(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治乌垒城
2024-04-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如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恩格斯指出:英国从17世纪起,法国从18世纪起,富有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就已形成,而德国则是从19世纪初才有了所谓的资产阶级。结果是德国在产业与经济上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政治上仍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这可用于说明(     
A.德国民主政治的保守性
B.英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先进性
C.法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D.大国主导了西欧近代化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吕宋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之后的250多年里,西班牙人将无数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贸易B.银丝贸易是殖民主要手段
C.欧洲的贸易中心正在转移D.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地方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A.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B.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教育已摆脱宗教的束缚D.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它航行的贸易线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下列关于其论述正确的是(      )

A.装载的货物以中国生丝与瓷器等为主B.该航线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的组成部分
C.葡萄牙殖民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D.马尼拉成为大西洋沿岸国际贸易枢纽
2024-04-12更新 | 367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表中所示航海家与航海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麦哲伦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
B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C哥伦布“日不落帝国”的启明星
D卡伯特父子第一个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正义和平等的社会,其中“公共意志”高于一切,每个人都应当服从这个公共意志,因为它代表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据此可知,卢梭认为确保“公共意志”实现的最有效措施应是(     
A.强有力的领导者B.民众的直接投票C.少数精英的决策D.外部专家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