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1 . 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     
A.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强国B.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
C.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D.建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2024-05-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5年8月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既定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美国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敦促日本投降C.扩大在中国影响力D.支援东方战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治时代,日本在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广为延聘外国各行各业专家;随着本国人才的培育成长,逐步减少以致停止了这种人才引进。派遣留学生出国,也很注意实用实惠,摈弃了盲目性。这些举措旨在促进日本(     
A.“殖产兴业”B.加强中央集权C.“文明开化”D.成为军事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25000里,直到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由此可知,红军长征最大的精神力量是(     
A.人民群众的患难与共B.紧密团结的精神
C.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D.实事求是的精神
2024-04-29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梁启超认为中国重私德轻公德的传统对国家和国民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20世纪初,他在《论公德》一文中指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公)德焉以成立者也。”梁启超对公德的倡扬和呼吁有利于(     
A.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B.传统道德思想向现代转换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民主科学精神的广泛传播
2024-04-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6 . 明朝政府于1558年解禁了山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海上航路;1567年松弛海禁,允许漳州府月港的民间海外贸易;1570年以降,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同、张家口、开原、抚顺等地相继开放“互市”,最终形成内地—边境—朝鲜—日本—东南亚的庞大贸易网络。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闭关政策的渊源》B.《论中国人性质不宜对外之故》
C.《闭关政策历史教训》D.《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2024-04-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一贡献是指(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实现共同富裕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4-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
C.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2023-11-28更新 | 24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隋唐运河示意图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初,每年经通济渠调运的粮食约万石裴耀卿担任京兆尹时曾改革漕运三年间运粟入关中达万石。这说明(       
A.唐朝粮食储运体系较完善B.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C.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2023-09-12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而北朝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上述现象体现了(     
A.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称谓B.史籍体例呈现出多样性
C.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D.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